魏咎並非愚夫。
公孫劫一說,他就想到了。
沒錯,大梁是天下第一堅城。靠著發達的水係,魏國快速積攢財富,成為中原霸主。
可這是優勢,也是劣勢……
魏國經常會有水患。
若被利用,結果不堪設想!
秦國可是有前車之鑒的。
當初白起就曾水淹郢都。
這種事肯定是有違人和的。
水災過後的治理,也會更棘手。
想想花園口……
水淹大梁是奇策,能讓秦國兵不血刃的攻下大梁。但對後續的治理,卻是負擔。秦國並非是要屠城,而是要征服,要所有魏人歸心於秦!
公孫劫本來是打算烹了魏使的。
就當是開戰前給秦軍出氣。
可看到是魏咎後,便想換個法子。通過實力逼迫威脅魏咎,回到大梁勸降。將秦國的作戰意圖說出,他們自會知道。
若是彆人,公孫劫還真不太放心。但魏咎在曆史上為了城中子民,卻能主動開城門投降,並且自焚而死,足以看出這是個有氣節的人。
這事其實政哥也常說,冠帶諸侯之戰,其實就是兄弟鬩牆。就拿他最痛恨的趙國來說,攻陷邯鄲後也沒屠城。他是殺了很多人,可都是與他兒時有仇的。類似趙遷等人,其實都還活著。
想想漢光武帝劉秀,就曾說過成大事者,不忌小怨。攻取洛陽時,守將因參與殺害劉秀的兄長,而不敢投降。劉秀就以洛水為誓,保證既往不咎。
古往今來,這種事數不勝數。
王賁坐在旁邊,也都明白。
合著公孫劫是給了個下馬威。
希望魏咎回去勸降?
那他們不是白準備了嗎?
這其實也沒辦法……
公孫劫不是超人,什麼都能算到。很多時候是製定個大的戰略方向,後續就見招拆招隨機應變。魏咎的到來,讓公孫劫看到和平接收大梁的可能。
“寧陵君,本相念在昔日的交情,給你個機會。”
公孫劫揮了揮手。
示意親衛將魏咎鬆開。
“本相給你十天時間。如果你能勸魏王假開城投降,那秦國也不會水淹大梁。他可保留宗廟祭祀,屆時還能在關內享有些食邑。你想想看,趙遷可是遷去了房陵,甚至連祭祀祖宗的權力都沒有。”
“……”
魏咎徹底石化。
他作為魏使,本來是想勸秦國收兵的。結果現在卻要替秦國,勸降魏王。可他自己也知道,現在魏國沒有彆的選擇。秦國開出的第一個條件,絕對是最優越的。
再往後?
那連談條件的資格都沒有。
現在大梁城尚在,所以魏國還有些談判資格。可等秦國真要破城時,他們就算是投降也晚了!
“十天……也太短了!”
“寧陵君,本相已經給過你臉了。”公孫劫說話是相當不客氣,冷冷道:“若非本相念在往昔的交情,現在就能烹了你。隻要等七月汛期,便可水淹大梁。”
“……”
魏咎滿臉淒苦。
他知道公孫劫並非是嚇唬他。
隻是沒想到公孫劫變化這麼快。
當初在趙國時,可是風度翩翩的美君子。現在倒好,張嘴就是烹殺,閉嘴就是要水淹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