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旬後。
秦軍陸續出發,前出百五十裡。
這年頭行軍也是有講究的。
不是說幾十萬人一窩蜂而出。
王翦用兵行軍有他的法子。
以都尉將萬人,分兵而出。
根據需要,又細分為分卒、興軍、踵軍和大軍。最前方的就是興軍,差不多有五百人,由五百主統領,下轄五位百將。他們皆是輕裝銳騎,主要就是負責前出偵查。每個屯根據需要,間隔三五裡左右。
再往後就是踵軍。
他們是前鋒步卒,皆輕裝上陣。他們主要配合興軍,為後方主力開辟安全區。若是興軍遇到敵人,他們就會迅速前出,配合興軍將襲擾的敵人解決。
他們大概千五百人左右。
還肩負著拱衛後方大軍的責任。
大軍約七千人,為都尉旌旗所在。屬於是核心主力,左右兩側各有五百分卒。他們是相伴於大軍,為左右側翼拱衛大軍。
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難。能保證四軍進退有序,並且相互配合的,已經能稱為名將。萬軍而出,足以控製方圓二十裡的區域。
這樣的名將,秦國有很多!
王翦令五名都尉配合前出,浩浩蕩蕩分散而出。都尉們彼此都有聯係,控製的區域也更為廣闊。就是遇到楚軍側翼,他們也能圍而殲之。
最後則留下數千傷卒,外加兩千精銳戍守平興城。他們主要負責戍守後方,同時傳遞消息。也將作為預備隊,等待消息。畢竟這些傷卒本就行動不便,倒不如留在城內養傷。
安營紮寨,最重要是什麼?
水源!
所以王翦就駐紮於汝水兩岸,能解決生活所需。後方糧草輜重,也能通過汝水順流而下。
公孫劫站在汝水旁邊。
張蒼在旁彙報消息。
屠睢則帶著親衛在後守衛。
前幾日下了場小雪,天氣又冷了些。這種冷更偏向於濕冷,溫度其實沒多低,甚至連積雪都沒多少。關鍵是寒風一吹,披著羔裘都扛不住。
“丞相,臨時糧倉都已修好。”
“嗯,務必要保護好。”
公孫劫輕聲提醒。
兩國都是傾全力決戰。
所以糧草至關重要!
曆史上有很多經典案例,都是焚燒敵人糧草後反敗為勝。二十多萬的人吃馬嚼,稍有不慎就會全盤皆輸。
公孫劫低下身來。
右手感受著冰冷的河水。
現在他們距離寢丘不足百裡。
秦國已派遣諸多司寇,負責前出打探消息。司寇在秦國屬於是刑罰,承擔寇盜偵查任務。乾過偵查的就知道,這活是相當危險。有些人犯法後,就會被罰為司寇。
這其實也是秦法的特點。
秦法真正判死罪的其實很少,取而代之的則是各種肉刑,貶為各種刑徒奴隸。因為人口同樣是極其珍貴的資源,特彆是免費的青壯勞力更是稀缺。如果動輒就是死罪,那誰來建設大秦?
“屠睢,楚軍如何了?”
“他們距離三十裡外,就地駐紮。按照司寇彙報,楚軍人數極多。目前也在不斷派遣探子,打探情況。”
公孫劫頓時一笑,抬手道:“通知上將軍,令後方五萬銳士前出十五裡。必須得把弓弩秦鈹,直接抵在楚軍腦門上。我要讓他們進無法進,退無法退!”
“唯唯!”
屠睢抬手應下。
公孫劫背著手遙望前方。
他用的辦法,其實就類似曆史上項燕乾的。李信和蒙恬原本是很順利,並且正在和項燕對峙。結果後方叛亂,逼的李信隻能後撤至城父。而項燕就在李信後麵尾隨,連續追趕了三天三夜,一舉殺進秦國軍營內。
公孫劫也是這目標。
隻是攻守易型了而已。
秦楚兩國兵力其實差不多。
二十五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
雙方對峙,能把楚國活活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