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麵麵相覷。
很多人皆是麵色不善。
你公孫劫了不起,你清高!
分封對他們都有好處。
分封建國,就意味著官爵增多。
燕齊楚三地若能建國,便需丞相等官爵實之。地方是小了些,可那也是丞相。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有的就算是個島,政客也要鬨著獨立建國。
這裡麵可都是利益。
關鍵公孫劫是真不當人。
他們攛掇著封國,是想上位。公孫劫不僅斷了他們的念想,還要讓諸公子為封疆大吏,搶他們的位置!
“臣以為丞相此言謬矣。”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丞相以蜀國叛亂,而斷言封國也會叛亂,這不僅是質疑陛下,更是質疑豬公子!”
“臣附議!”
“郡國並行,方為上策!”
“丞相令公子為封疆大吏,就能杜絕叛亂?況且邊郡危險,南方濕熱更有水蠱。派公子為吏,恐有謀害公子之嫌!”
群臣激蕩。
紛紛站出來駁斥。
就連隗狀都持圭諫言。
一個公孫劫就夠他們頭疼了。
更不用說那些年輕的公子。
這不是搶他們的飯碗嗎?!
那他們以後該如何進步?
俗話說一個蘿卜一個坑,官職就這麼點。公子占一個,就意味著他們背後的宗族子弟就少了個機會。
這關乎到宗族利益。
自然不可能讓步!
“丞相說讀史明智,可丞相自己都未讀通。”隗狀緩步走出,“昔日嚴君、公子華出將入相,是因那時秦國尚弱。今陛下令四海歸一,天下英才儘歸大秦,何至於要公子冒險遠行?”
越來越多的朝臣站出來。
王賁本想出言幫忙,而王翦隻是瞥了他眼。這年頭文臣武將的區彆不大,但這事他們沒必要摻和。他們現在幫忙,隻會是害了公孫劫。
當然,也有支持公孫劫的。
姚賈就站了出來,不屑道:“左丞相所言太過偏頗。吾秦法有言,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宗室公子也有報效之心,為何不能為吏?他們出牧邊郡,更能知曉大秦艱難。總好過身在宮闈,不知民間疾苦的強。”
“臣附議!”
“臣附議!”
左右兩邊是唇槍舌劍。
皆是互不退讓。
右側以公孫劫為首,還有姚賈和李斯等人的全權相助。至於左側,自然是隗狀和王綰他們。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
自公孫劫入秦後,還是頭次爭得如此厲害。畢竟是關乎到秦國未來製度,還有他們每個人的利益!
終於,秦始皇抬起手來。
他環顧群臣。
朝堂皆是寂靜無聲。
“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之靈,天下初定。若複立國,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右相議是!”
終於,眾人懸著的心死了。
王綰緊握玉圭,合上雙眸。
就連隗狀都麵色難堪。
很明顯,他就是衝動了。
主要還是隗狀自己也有危機感,他知道自個在這位置上待不長了,就想著給宗族子弟鋪路。
如果促成分封建國,那機會更多。就算不能分封,也絕不能讓宗室公子和他們爭搶官吏的位置。
“至於公子出牧邊郡,此事暫且不議。”秦始皇淡淡開口,沒有將話說死,繼續道:“丞相有句話說的甚好。海內為郡縣,海外行分封。諸卿也當眼界放寬些,勿要如此短視。”
“吾等遵製!”
群臣皆是抬手作揖。
太史令胡毋敬則是提筆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