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歎一句,“薛坤啊,你這個學生的數學水平真是高,能完成這種研究。”
說著話音一轉,調侃了句,“要不,你放放手,讓他去數學係?”
“讀物理也行,讓他跟著我讀博,我偏於實驗檢測和計算分析方向,應該也適合他。”
薛坤黑著臉大手一揮,“想都彆想!”
……
朱炳坤、薛坤以及陳帥,一起決定要重新對前置實驗數據進行計算分析。
項目組召開了會議。
所有參與項目的人員,包括副研究員、博士生,總計有三十多個人,都要參與到數據計算分析工作中。
應用電磁學實驗室也忙碌起來。
薛坤相對比較清閒,他負責的是實驗設計和實驗,隻分配了少量的工作,基本都和‘確定實驗數據’有關。
他手下又沒有博士生,連一起工作的副研究員們,都各自有工作。
不過他還有一項工作,就是讓張明浩正式加入到項目組,還邀請孟國慶一起輔助做計算工作。
張明浩和孟國慶有著共同的工作,就是一起應用新方法對實驗中的三階類Kawahara方程進行計算。
正式加入項目組,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的。
要簽合同,也要簽訂保密協議。
張明浩拿到的是博士生進入項目的合同,導師的名字就是薛坤,好處就是能夠提前拿到項目津貼。
“一個月津貼平均有兩到三千,也能補貼下生活。”
“還有,你的論文可以掛在項目名下,審稿費、版麵費都可以報銷,發表後還能拿到成果獎金。”
“錢不多,但也能補貼一下了。”
薛坤解釋了下。
張明浩很乾脆的簽了合同和保密協議,正式成為了項目組的一員。
……
在項目組會議後,前置實驗的數據計算和分析工作正式展開。
張明浩分配了博士生工作間,也類似於辦公室,每個人都配了辦公桌、電腦,還有其他三個博士生一起。
進了工作間,也認識了其他的博士生。
廖書言,朱炳坤帶的博士生,已經是博士生第三年了。
許超,同樣是朱炳坤手下的博士,也同樣是三年級。
另一個是女生,陳蘭君,披在頭上的短發外加方框眼鏡,顯得整個人很大氣,她是陳帥帶的二年級博士生。
陳蘭君和張明浩本來是同屆生。
張明浩重新入學,年紀也比她小四歲,也勉強可以稱一聲‘學姐’了。
陳蘭君活躍的打趣了句,“終於有比我小的學弟了!”
“叫學姐!”
張明浩也嘴甜的叫了句‘學姐好’。
“乖~~~”
陳蘭君笑嘻嘻的回道。
廖書言、許超是一起的,見到張明浩進來也隻象征性招了下手,他們連名字都是陳蘭君介紹的。
對方不說話,張明浩也乾脆不說話,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東西。
廖書言和許超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撇了撇嘴,他們心裡對張明浩有些排斥,原因很簡單,對方竟然認為前置實驗的結論是錯的。
不可能!
他們跟著項目做了一年多,前置實驗包括設計、研究、分析都有參與,他們對實驗結論非常有信心。
那可是項目組半年來最大的成果,甚至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成果。
錯誤?
開什麼玩笑!
兩人湊在一起,看似在討論問題,實則是在說小話。
“項目組竟然決定重新計算前置實驗的數據?”
許超撇嘴道,“前置實驗的計算分析做過三次,每一次結果都一致,朱老師是看在薛老師的麵子上同意的吧?”
廖書言凝著眉頭,低聲道,“據說是有什麼新的數學研究,而且還是他的……”
他指了指張明浩的方向。
“我就奇怪了,一個物理博士生能有什麼數學成果?而且還能影響到我們的實驗?”
許超道,“應該隻是看薛坤教授的麵子吧,可能還有個數學教授?據說數學係有個教授非常欣賞他。”
“那他去讀數學,為什麼讀物理?”廖書言撇了撇嘴,“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而且是沒意義的工作。”
“沒辦法。”
“這兩天都要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