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浩回答的非常肯定,“不止能完善,有些參數還可以計算出偏差極小的數值,但前提是有大量數據填充。”
他說完話音一轉,繼續道,“這是個非常實際的模型,直接關聯半導體器件和襯底,每一個參數取值都是計算出來的。”
“數據量大,也就意味著運算量大,至少需要用到大型計算機。”
“如果單純隻是運算量大還好,但因為牽扯到底層數據變動,牽扯到漸進值問題,還要和原來的數據做對比分析,就需要人工進行分析研究……”
“所耗費的人力、精力也很大……”
“耗時耗力……”
張明浩連續說了一大通,基本都是在說參數修正的難點。
計算量龐大,需要不斷使用大型計算機。
分析困難,需要高素質人才做專業的計算研究。
另外,好多的分析計算還是無用功,就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經曆。
會議室的人也都聽明白了。
這個研究就像是在紙麵上圈定一個極小的範圍,然後在紙上隨機劃線。
當某一條線通過劃定的範圍,就能夠讓範圍繼續縮小,可當範圍變得更小,隨機劃線通過範圍的幾率也變小。
劃線本身,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參數範圍縮小,也就是模型的完善是個極其耗時耗力的工作。
講解結束,張明浩走下了講台。
王長江站起來,拉著張明浩坐在了李嘉鑫旁邊,隨後三人連續問了起來。
他們還是關注模型完善問題。
一個是有足夠多數據填充下,參數範圍具體能縮小到什麼地步。
再有,完善模型的工作需要多長時間,需要耗費多大的人力、精力等等。
張明浩又詳細說了一下。
參數範圍當然是能縮小的,但不可能都縮小到直接數值,最終還是有個範圍。
實驗數據都存在偏差,參數都是分析計算得出來的,偏差隻會更大一些。
最終計算結果也會存在一定的波動。
有關模型完善工作,張明浩沒有給出準確答案,就像是在紙上劃線,也許某一條線就能讓劃定範圍大大縮小。
他主要還是強調難度高。
新創科技的三人組小聲討論幾句,隨後就準備離開了。
李嘉鑫對薛坤、朱炳坤招呼一聲,“我們要回去討論一下。”
“今天先這樣吧……”
實驗室的人把他們送到了門口。
等三人的背影消失,薛坤頓時把張明浩拉到一邊,不解的問道,“你最後說什麼用大型計算機,還耗費精力什麼的……”
“有這麼難嗎?”
他很不理解。
模型研究不知道花費多久,但肯定沒超過一個月!
一個人,研究一個月……
有什麼難的?
再繼續縮小參數範圍,就突然變得這麼難了?
張明浩頓時有些哭笑不得,“薛老師,您為人還是……”
他憋了一下,想了詞,“太老實了!”
“什麼意思?”薛坤很是不解。
張明浩好笑道,“薛老師,您仔細想想,他們是來乾什麼的?”
“不是對模型感興趣嗎?”
“對啊!”
張明浩用力點頭,“他們是半導體公司,研究的是半導體製造,當然會對能計算襯底的模型感興趣。”
“這樣一個模型,他們的研發會變得更容易,能省下更多的經費和時間,甚至還能幫助取得技術突破……”
“價值有多高?”
“我實話實說,研究不難,給數據就能縮小範圍,到時候,合作怎麼談?”
“他們拿出十萬資助,我做還是不做?”
“額~~~”
薛坤愣了好半天,忽然笑罵一句,“還說我老實了?”
“張明浩啊!”
“以前怎麼沒發現,你竟然這麼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