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達成了口頭上的一致。
石耀坤也就準備帶人走了,他臨走時和王貴元談了下校企合作的問題。
雖然合作對象是一個博士生,但還是要走專門的校企合作路線。
正規方式,有監督。
學校方麵也要做工作,包括支持張明浩組建研發團隊以及就經費、項目問題和新創科技方進行溝通,等等。
王貴元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
石耀坤等人才離開,一大群人就圍住了張明浩,“剛才是什麼情況?是談妥了吧,但沒說經費?”
“項目多大規模?”
“不是開創性研究?是不是經費高?好像牽扯到一大堆數學工作?”
“怎麼樣的合作,你要組建團隊?”
張明浩聽的頭都大了。
他趕緊說了句,“他們還會派人來談,到時候就知道了。”
……
第二天上午,行政樓宣傳部辦公室。
辦事員王朔急急忙忙的找到了主任楊麗萍,“主任,看看這個!”
“校園論壇的一個帖子,說有個博士生才被東港大學清退,就在入學了江州大學。”
“二月份清退、三月份入學,而且清退的原因是實驗數據造假、論文造假,牽扯學術道德問題啊!”
王朔繼續道,“網上也有,微博上都成了話題……”
楊麗萍皺起了眉。
等王朔說完以後,她仔細看了論壇上的帖子,也看了網絡上的信息。
學校論壇上的帖子頂了幾百樓,發言中很多需要注意,“權二代來咱們學校了?”
“東港大學學術造假,就來江州大學繼續讀博?”
“退學一個星期,就直接入學,轉學都沒有這麼快吧!”
網絡上是貼圖微博,明明白白把事情交代清楚。
微博有一大堆自媒體轉發,還有些頗為犀利的點評,“東港大學開除的學生,馬上入學江州大學,國內高校都是他家的嗎?”
“我們不禁要問江州大學:有學術汙點的學生,也是隨意招收的嗎?”
“博士生傾向做科研吧?實驗都造假了,還能繼續做科研?”
楊麗萍知道事情不一般了。
現在的高校最怕網絡輿情,一件小事都能被炒成大事。
網絡曝光,就會引起媒體關注,下一步就有記者來采訪……
根本不用等下一步。
王朔都已經開始接電話了,記者打來電話詢問情況,他也隻能推說‘暫時不清楚’、‘沒收到消息’。
“不能耽擱了!”
楊麗萍馬上打電話和教務那邊溝通了一下,他拿到了張明浩的詳細資料,發現最後是譚延明院士簽字通過的。
譚延明院士?
她想了想,又打給了理學部行政辦公室。
王貴元接了電話。
當聽到是張明浩入學問題時,王貴元不在意的說道,“楊主任,不是什麼大事,怎麼還鬨到網上了?”
“還不是大事?網上再傳一下,都快上熱搜了!”
王貴元想了想,開口道,“楊主任,你也彆著急,聽我說。”
“再有記者打電話過來,你們就明確說,張明浩的入學沒有任何問題,要表現出力保的態度、要強硬一些。”
“不要有心裡負擔,張明浩入學本來就沒問題,他完全符合學校的要求。”
“放心吧,什麼事都沒有。”
楊麗萍聽愣了。
入學真就一點問題沒有?記者再打來電話強硬回複?
王貴元怎麼變得這麼鋼了!
不怕出事麼!
楊麗萍想想又打給了光學實驗室,對方幫忙轉接給了譚延明。
譚延明正和人說著昨天的事情,“我們學院的一個博士生,和新創科技合作,可能要拿一個大項目了。”
“沒什麼創新性、不能發論文,但是經費很高,能分配的資金很多。”
“據我的了解,好像大部分都是數學工作……”
他身旁是江州大學數學學院院長趙建陽。
趙建陽開始還不在意。
後來聽到‘經費很多’、‘能分配的資金很多’,眼睛都直冒綠光。
學校裡,過的最不好的就是數學教授。
好多數學教授,尤其是做純數學工作的,手裡能有個十幾萬的項目就不錯了,也隻有最頂尖的數學教授,才能拿到幾十萬的項目。
過百萬……
基本是院士專屬了。
有個需要大量數學工作,經費自由度很高的項目,不就等於是給數學學院發福利嗎?
兩人正說著。
譚延明接了個電話,就聽對麵楊麗萍說了一下輿論問題。
“張明浩?”
“是拉項目的那個博士生?”
譚延明還沒來得及說什麼,趙建陽已經是怒火中燒。
他搶過手機,大聲嗬斥一句,“胡鬨!”
“簡直胡鬨!”
“博士生入學能有什麼問題!”
“博士,又不是本科生,導師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
“你們對外說,江州大學就願意讓張明浩入學,其他人管不了、也管不著!”
“誰有問題,讓他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