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一片安靜。
新創科技團隊以及學校一方,沒有任何人開口說話。
所有人都看向張明浩。
學校一方的人都是麵露驚色,包括朱炳坤、薛坤,也包括譚延明、王貴元,他們的反應也不比趙建陽好到哪去。
兩千萬?
這是多大一筆資金!
一個數學計算分析類的項目,資助期限也隻有短短的半年,怎麼想也不可能達到超千萬的重點級彆。
“兩千萬,是怎麼能說出來的?”
譚延明苦笑一聲。
他發現新創科技的人似乎沒有因此而惱怒,突然都有種落後時代的感覺。
實際上,張明浩的報價也驚住了新創科技的人。
高遠的嘴角都扯了起來。
本來以為對方是一個博士生,眼界也不可能多高,結果對方的開價真是出人意料的……
高——!
這個報價讓他們很難受。
他們買斷了半導體模型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但買斷時長是有期限的,就像買斷技術專利一樣,無法實現所屬權的永久歸屬。
買斷時長也隻有五年而已。
五年之後,半導體的基礎模型就可以發表成果,研究方法也不能再壟斷。
其他半導體公司或者科研機構也可以使用方法對模型進行完善,大量的研發機構參與其中,模型很快就會被完善。
換句話說,完善的模型也隻能夠壟斷幾年時間而已。
所以發表成果時,還不如發布完善的半導體模型,以此公司還能占據一個‘分享研究成果’的美名。
現在的投入,買的就是時間了。
“兩千萬……”
高遠看向了石耀坤。
石耀坤也黑了臉,他和高遠對視一眼,再扭過頭和張明浩對視。
張明浩麵帶微笑,神色淡然。
談判就是一種心理博弈,沒有人情可講,有個詞叫做合作共贏。
合作給雙方都帶來好處,但該爭取的利益一定要爭取。
有大學的人才支持,項目做起來並不難,但其他人並不這麼覺得。
新創科技去找其他團隊機構,對方進行難度評估以後,不說有沒有能力在半年內完成,要價隻能高不能低。
對方也肯定是有預估的。
過了好半天,石耀坤深吸一口氣說道,“兩千萬,實在太高了!”
“這樣吧,我們單獨談談。”
“可以。”
單獨來談,就是商討過程或者某些細節不想讓其他人知道。
朱炳坤帶他們去了旁邊的一間辦公室。
張明浩走了進去。
石耀坤和高遠也一起進去了。
其他人繼續留在會議室,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小聲說了起來。
朱炳坤、薛坤以及譚延明坐在一起。
譚延明苦笑道,“張明浩還真是敢開口,一說就兩千萬!”
“我也嚇一跳!”
朱炳坤說完看向薛坤,“你不過去看看?也幫忙說說,你的學生啊。”
他的意思是讓薛坤幫忙去談談價。
薛坤立刻搖頭,“如果是我,剛才他們開價五百萬就同意了。”
其他人都沉默了。
換做是他們,可能不會當場同意,但怎麼去往上抬價也不會超過千萬。
半個小時左右。
石耀坤、高遠和張明浩一起回了會議室,他們的表情帶著放鬆,顯然已經談妥了一些合作問題。
“一千七百萬。”
石耀坤剛坐下來就說了結果,“這些資金專門用於和項目研發相關的勞務費以及個人獎金。”
“其中兩百萬是參與項目博士生的補助,其他則由張明浩個人調配。”
“學校方麵有什麼要求?”
他看向了王貴元。
王貴元聽明白了,一千七百萬用於勞務費、個人獎金,也就不包括學校的管理費。
學校也是要有付出的。
首先就是人員付出,項目需要很多數學水平高的人才參與。
學校負責資金管理,也要提供項目需求配套的辦公場地、設備等。
這一部分就要繼續談了。
接下來是王貴元的戰場,能給學校要來多少管理費也都算是他的政績了。
從人才到場地,再到資金管理、項目對接以及其他繁瑣的事務,王貴元表現出了行政向的專業性。
一個小時的唇槍舌戰,最終敲定了165萬的管理費。
項目總經費定格在1855萬。
在談好了總經費以後,下一步就是擬定合同,針對每一個條款都是分析磋商。
這些就很專業了。
談判一直進行到了下午才結束,正式簽約則是放在了第二天上午。
學校也要進行一些準備。
超過千萬級彆的校企合作項目,經費方麵就能歸到重點級彆了。
大學宣傳部當即得到了消息。
宣傳部主任楊麗萍都被經費驚住了,她對項目是有了解的,但完全沒有想到經費能高到這種程度。
1855萬?
核心是數學類的研發項目?
瘋了嗎?
千萬級的校企合作項目,通常是重大科研項目。
這類項目屬於國家級或行業的重大合作。
新創科技和張明浩談的是半導體行業重大合作研發?
究竟是什麼啊……
項目內容是保密性質的,楊麗萍當然不知道具體情況。
她要做的就是準備橫幅,準備對簽約進行拍照,準備發公告宣傳,等等。
第二天上午,行政樓大廳舉辦了簽約儀式。
高遠、石耀坤代表新創科技,和張明浩、王貴元、譚延明等人一起合影。
張明浩和石耀坤站在中間,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並麵對鏡頭微笑。
攝像機記錄了這個時刻。
在簽約儀式結束以後,江州大學官方網站立刻發布了慶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