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久玲一番試驗性的操作下,第一鍋肉終於出鍋了。
還沒吃,光聞著蒸汽裡的香味兒,秦曉月嘴裡就已經小河淌水嘩啦啦了。
“秦曉月,看看你,還不如大花和小旭呢。”
蘇曼音嘴上責怪,還是切了幾塊小肉,放到碗裡遞給了閨蜜兒媳。
“拿著,跟大花和小旭一塊兒吃去吧。”
“才這麼點啊!”秦曉月嘟著嘴,有些不滿意。“還要三個人分著吃。”
“這是我們的第一桶金,你都吃了,以後擱啥賺錢?”
蘇曼音拿了一個白吉饃,用切過肉的菜刀切開,接著又用湯匙澆上一些湯汁。
“餓了就吃這個,管飽。”
秦曉月接過白吉饃,眼裡全是鄙夷。
“小媽,要不要這麼可憐啊。”
“你就知足吧,所謂不經一番寒徹苦,哪來梅花撲鼻香!”
“好了,我錯了,我老實啃饃。”
一旁的孫久玲聽到蘇曼音念詩,不由驚訝起來。
“媽,你上過學?”
蘇曼音笑著點點頭,“嗯,上過呀,你沒上過嗎?”
孫久玲尷尬地搖搖頭,蘇曼音突然發覺自己好像說錯話了。
孫久玲是農村來的,那個貧苦年代,她還真有可能沒上過學呢。
“我腦子笨,家裡又窮,所以就沒上啥學。”
孫久玲一邊忙乎拾掇,一邊自顧自地談起家事。
原來她在家中排行老四,上麵兩個姐姐,下麵一個弟弟。
“不對呀,你不是排行老四,怎麼上麵隻有兩個姐姐?”
正啃著湯汁蘸饃的秦曉月,好奇地問道。
“不應該排行老三嗎?"
“我前麵還有個三姐來著,三歲時得了病,沒救回來,死了。”
提起往事,孫久玲感慨許多。
“聽我媽說,三姐長得很漂亮,走的時候,還在我媽懷裡,乖巧給我媽擦眼淚,讓她彆哭呢。”
蘇曼音聽著孫久玲的講述,有些慶幸,自己沒有穿越到那個年代。
“你媽媽真偉大。”
許久,蘇曼音這樣說。
中午,蘇曼音讓孫久玲將周衛民喊來,一塊兒在家吃飯。
“媽,這些肉不是留著賣嗎?”孫久玲不解的問道。
蘇曼音跟變魔術一般,從一旁的木碗櫃裡,取出一個二碗,裡麵還留著一小方肉。
“我特意留下了一點肉,留著中午包餃子吃呢。”
“行,那我回家再割點韭菜來。”
“二嫂,酸菜還有沒?”秦曉月嘴饞地問道,“上次的酸菜餡餃子,真沒吃夠呢。”
“沒了,上次趕巧遇上賣的,等哪天趕集,我遇上再買點。”
趕集?這縣城還有集呢,大集上,會不會有賣肉的呢?
蘇曼音腦子閃過這個念頭,可中午吃飯時,周衛民說不可以。
“豬肉羊肉等隻能去副食品店買。”
周衛民吃著餃子,解釋道,“咱們城裡的集,最多隻能買些板油。”
“上次的酸菜餡,就是用熬油的油滋樂拌的。”
孫久玲從旁邊解釋,秦曉月一頭霧水地看向蘇曼音,低聲問道,“啥是油滋樂?”
“就是熬豬油剩的油渣。”蘇曼音淡淡解釋,“既然板油放開了,那肉估計也快了。”
記憶裡,肉票要早於糧票先取消,而一九八二年,正是關鍵的一年。
所以一定要搶先占住這個創業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