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靠手,運筆靠腕。根據寫字的大小不同,用不同的方法運腕。寫小字需枕腕,寫中字要提腕,寫大字要懸腕。
說完,孔慈執筆蘸墨,開始寫趙字。
孔慈寫好起身,讓出位置,“你坐下照著我寫的,寫。”
葉芸娘坐下,學著孔慈的操作,執筆、蘸墨,劃下第一橫。
葉芸娘用木棍在沙盆寫字,已經做到手不抖,靈活書寫。覺得用毛筆也應可以的。
但沒人告訴她,毛筆的筆頭軟,還滴墨。白紙上不僅有一橫,還有兩個墨點。
“通常我們蘸墨隻需蘸筆頭的三分之一。墨飽了,可在硯台邊刮墨,把多餘的墨水刮掉。讓筆鋒更加整齊,書寫效果更好。刮墨也要注意輕緩,避免筆頭受損。”
孔慈就葉芸娘出現的問題,進行指正。
葉芸娘根據指點,一點點糾正著自己的執筆、蘸墨、刮墨、書寫……練了一天,感覺比抱一天孩子還累手。
葉芸娘從小鬆居離開回知語軒。
路上又遇到巡邏隊檢查。
還是那一套的姓名?在哪個院裡做事?要去乾什麼?
葉芸娘回答一半,被打斷。
“你鬼祟祟祟的看什麼?”一個巡邏隊隊員注意到,一名丫鬟在不遠處探頭探腦。
順著喊聲看過去,就見一穿灰色棉麻服的丫鬟如受驚的小鹿,朝小道跑。
“追。”領隊喊一聲,去追跑走的丫鬟。
巡邏隊的人都去追人。
葉雲娘收拾書包準備離開,剛走兩步,被叫住。
“在那等著,不準跑。”一名巡邏隊員很快回來,交代一聲
葉芸娘鬱悶的站著,活動自己的手腕,緩解疼痛。
“姐姐,你站在這裡做什麼?”梨兒提著食盒碰到葉芸娘。
葉芸娘接過梨兒手中的食盒,一上手比之前要重許多。
“這麼重?”
“食盒內不僅有姐姐的晚飯,還有16個粽子。昨天我去遲了,大廚房包的粽子發完了。今天我特彆早去拿的。”
梨兒解釋,又掰手指,“我和石婆婆一人一個,姐姐和桃紅奶娘是四個。蘭姑姑是六個。大廚房說有甜的和鹹的還有純米的白粽子。姐姐喜歡什麼口味的?”
葉芸娘以前吃的都是純白米的粽子。甜的,鹹的沒有吃過。
“甜的什麼口味?鹹的又是什麼口味?”
“甜的有紅糖的,紅豆粒的,豆沙的,蜜棗的,八寶的。鹹的有鮮肉的,臘肉的,鹹蛋黃的,火腿的,排骨的。”梨兒數著粽子的種類,“姐姐想吃哪種?”
葉芸娘聽著咽咽口水,她都想嘗嘗。
“我要一個白米的,兩個甜的,一個鹹的。”葉芸娘說了自己想要的,想了想,“先讓蘭姑姑和桃紅奶娘選,她們選好了,再給我送。”
梨兒休息一會,有了力氣,提著食盒先回知語軒。
巡邏隊抓到跑走的灰色棉麻服的丫鬟,回到葉芸娘等待處。
檢查葉芸娘書包,確認沒有問題。
“走吧。”
葉芸娘收拾好書包往知語軒走。對於一旁丫環,不敢抬頭看。
在拐彎處,眼角掃了一眼。
那丫環一臉蒼白,渾身發抖,滿身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