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談一談被騙的一段往事。
是一個經典反麵教材,大家可以看了以後在自己的生活中,要懂得躲避類似的坑。
可能你是迪奧絲的時候不會覺得有什麼重要的,但是你要記住,你有一天會變成一個很有錢的人,在那個時候你就很有可能會種類似的坑。
等你起來了,你會見到很多各式各樣的人,很多不明來路的人,很多看起來包裝的就好像是大神中的大神的人,一定要有透過表象看本質的眼光和思路,去分辨,這個b到底是真的有料,還是騙子。
一個項目到底真的能賺錢,還是包裝的假貨。
在上文中,我對投資有一段非常保守的發言,其實出於我一段血的教訓,我現在基本上不會再投資,非常少,因為曾經踩過一個足以上今日說法的大坑。
等到你有了以後,主動找上你,拉投資的人會非常多,大家一定要嚴防死守自己的錢包。
寧可把錢去買豪車豪宅,至少能包裝自己的形象,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同時也更加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也不要把錢隨便投給彆人。
或者你就存在那裡,就忘了這筆錢。
現在每年可能有很多項目擺到我麵前,頂多隻投一兩個。
除非是我非常認可,且看得懂,我把控得住那個被我投的人,我必須對他知根知底。
要知道他家庭住址,知道他家裡有幾口人,知道他名下大概有多少財產,而且至少要認識5年以上,我才會考慮。
我前文中說了我看不懂的不投,但是曾經我在一個看得懂的項目上,被騙了200多萬。
那是當時剛剛有錢,就想試試錢生錢,感覺自己都逆襲了,怎麼能自己親自做事,想像一個資本家一樣,當甩手掌櫃,尿都恨不得讓彆人代撒,嫌累。
窮出身的人就是這一點不好,世麵見得少,兜裡有點錢,要麼賭掉,要麼揮霍掉,要麼亂投資打水漂掉,一定要心平氣和,情緒穩定地去思考分析一個項目,你的行動力要猛獸級彆,內心要學會細嗅薔薇。
畢竟已經從迪奧絲逆襲過來了,沒必要再保持那一種特彆急於求成的態度,你可以有十足的乾勁和向上的追求,但是不要急躁,放慢一些,你可以看得更清楚。
接下來的故事你們一定要仔細看,這真的是我現實中遇到血的教訓,我連回憶起這段往事都感覺非常的痛苦,但是我現在忍著痛給你講這段故事,就是希望你們這些小牛馬未來可以少吃點虧,不要這麼容易被騙,不要這麼容易把自己賺來的錢投出去。
所有投資能不投就不投,除非是你身邊非常熟悉的人,且他真的非常懂行,但凡是這種社會上半路認識的,一定要小心,這背後真的水太深了。
在那個時候通過熟悉的人引薦認識了一個世界500強再生資源企業,管營銷的老總。
當時他聲稱隻要在他的操作下,我想中標哪一個物料就可以讓我中。
哪怕彆人比我投的價格更高,他可以把彆人的報價表扔垃圾桶裡,然後讓我一個人的價格留到最後,最後隻會讓我中標。
而那些物料,壓根不需要囤貨,隻需要直接轉手給下家就可以賺差價,無非就是一開始要墊一筆資金來獲取第1筆物料。
起初說隻需要二十幾萬投資就可以做這個事情。
當時也是沒見過世麵,感覺自己就是一個網上的一個小商販,做點網賺項目,除了有錢之外,上不了現實的台麵,老一派混得好的都說,你這玩意太虛,得搞點實業。
沒和世界500強的人打過交道,而且還是一個營銷老總,覺得身份感上麵就低人一等,這人裝x水平一流,演講能力ax,句句情緒飽滿,感染力十足,一不留神,思緒就被他帶著節奏跑了,不愧是營銷總監。
當時對他有一些莫名的崇拜感,人還比我大十幾歲,江湖閱曆各個方麵都在我之上,說實話那次確實是被拿捏了,這是我可以記一輩子的教訓。
就要20來萬,一開始並沒有張口要200萬,200萬是到後來一步一步設局騙到的。
20來萬,對當時我來說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價格,不痛不癢,不傷筋不動骨,哪怕損失了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