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讀者留言,一位02年的朋友,主業教育類銷售,副業就是封建迷信。
已經具有一定的引流能力,然後接了超過100個谘詢,但是最近比較卷,然後還比較會做慈善。
首先他們後續有困惑再來找你,肯定還得收費呀,你不能隨便做慈善,沒錢就等於沒有谘詢。
對沒錢想來白嫖的人,就是敷衍,一定要給他有這個差彆的感覺,而不是一直都是認真負責的。
你足夠現實,人家也足夠現實的對待你。
你足夠慈善,那人家就會想白嫖,你彆給人家開這個口子,給他養成付費習慣才是目的,而不是真的要對他認真負責。
你都玄學了,咋負責?本身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
一定要做到紅包不到手,包你命沒有啊。
谘詢行業一旦超時,一句廢話都不要多說,提醒他續費就行了,頂多儘快用兩三句話把之前沒完結的話題給完結掉。
然後這位朋友的想法是第一,想考心理學第二學位,再考證做心理谘詢師,送一些迷信服務。
這個說實話完全沒有任何的必要,因為心理學在這個國土啊,說白了他沒有那麼多地位和市場,受製於各種家長也好,學校教育也好,他們本身是不太重視這一塊的,可能孩子他有這個心理上的需求,但孩子是沒有消費力的,還是要通過家長。
更多有心理問題的人,寧可把錢花在酒吧,寧可把錢充到洗浴中心,寧可找天橋底下算命的。
也不會去找一個心理谘詢師去問一問,而且目前來說,心理谘詢師比較水,很多都比較水。
並且我之前看新聞好像說國家認可的心理谘詢師的證書,其實早就已經被取消掉了,在早年的時候。
也就是說目前心理學這個市場本身就是有能者居之,並不是有證者居之。
因為國家承認的證本就不存在,都是一些小機構自己在那邊自發組織考試,自發發證,那這個證其實你發和他發是一樣的,你自己寫一張證書給自己,你也可以自稱為心理谘詢師。
因為國家目前沒有統一認可的心理谘詢師的證,早年有統一的考試,現在早就沒有了。
通常來說心理學在什麼地方有市場呢?
就是在賣心理谘詢師的課程的時候,它是有市場的,因為大家都缺工作,現在經濟環境這麼差。
你完全可以就是從一個情感博主的角度,隻要你能夠真真實實的為他人解除憂慮,解除困惑,你解答的方式有看點,說的話有水平,就會有人認可你。
大不了換個說法啊,就說你是身心靈導師嘛,又沾點玄學,又沾點心理學。
其實你有沒有這張證無所謂,更何況這張證本身在這個目前的情況下,他沒有多少含金量。
第二個想法是,學中醫知識做養生自媒體的話。
這個看起來離你目前在做的事情,跨度有點大,如果說你有這個時間願意長期發展,並不急於求成,而且對中醫養生這一塊有極大的興趣的話,那可以嘗試一下。
還說,還是從本業拓展自己分享教育類知識?
我覺得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從本業拓展,分享教育類知識,從這個先做起來。
因為本身和本業相關嘛,你不需要去學那麼多新的東西,你直接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彎路比較少吧,直接可以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