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口播,有的同學,可能不想露臉。
畢竟顏值這玩意,要麼你長得好看,要麼你醜得有特色,有喜感。
不一定每個人露臉都有好的結果。
可能有的人,就是有這個心理障礙,麵對鏡頭就說不出話。
那怎麼辦?
很簡單,要麼戴個口罩,要麼帶個麵具。
要麼就是黑屏,掛個自己賬號的頭像,然後隻錄音頻,掛個字幕,該引用素材就引用素材。
這些做法,隻要內容足夠優質,同樣可以做起來。
那除了新聞熱點,明星八卦,還可以嘮點啥呢?
其實普通人還可以做二創。
就像有些人,逐幀分析電影用了哪些鏡頭語言。
逐幀分析大網紅的泡妞視頻用了哪些技巧。
逐幀分析各個著名歌手的現場演出使用了哪些聲樂技巧。
逐幀分析綜藝節目裡,為什麼有人吃豆角中毒進醫院。
逐字分析著名小說的文學技巧。
以彆人的內容為藍本,增添自己的創作,形成化學反應。
或者做影視解說,幾分鐘看完xxx。
用自己的語言,將一些本就有知名度的電影,刪除冗長的鋪墊鏡頭,留下有效的高能劇情,快節奏地講一遍。
也可以做命案解說,收集一些視頻資料,相關報道,用自己的語言快節奏地將命案解說一遍。
也可以做籃球解說,不過nba比賽畫麵目前隻有快手能用,其他平台要用照片代替,但是街球圈的比賽可以隨便用,刪除中間無用的鏡頭,隻留下進攻防守和罰球,然後解說一下,誰和誰打,誰進了,誰被帽了,誰罰球。
直接就地取材,有啥說啥就行,反正這種視頻,觀眾主要看比賽畫麵,你的語言也就是個輔助角色。
同樣的邏輯,綜藝解說也行,曆史人物,財經人物,各種明星故事。
總之,有受眾的內容,都可以搞。
把浪費時間的鏡頭刪掉。
短視頻短視頻,魅力在於,短和快。
不是什麼東西都跟第三條腿一樣,越長越好,越久越好。
這玩意就是個刺激分泌多巴胺的遊戲。
不露臉也有不露臉的玩法。
其實能起來的話,也不會比口播賺得少。
像我一個做影視解說的朋友,兩百萬粉絲,一個月就是播放量收益和接廣告,月變現30萬+。
關鍵他就自己一個人做,沒彆的負擔,一個人月收入30萬,日子爽到飛起了。
影視解說領域的頭部賬號,更是恐怖,一條廣告32萬,也就是說一個下午的工作量,能抵我那朋友一個月的工資。
年變現5000萬以上。
一個賬號可以養一個公司的存在。
那些剪街球比賽的小賬號,有的甚至也就萬粉出頭。
也可以接廣告,一條幾百,月收入一兩萬,至少比普通上個班強。
不一定非得炫富,非得你坐在勞斯萊斯後座,拍著星空頂,然後吹牛逼。
當然你有的話最好,因為也很吸引人眼球。
能博人眼球,能吸引人注意,才是王道。
先問問你喜歡什麼?
你喜歡的內容,在這個世界上肯定不止你一個人喜歡。
你喜歡的內容,你一定比其他人更加了解。
你喜歡的內容,一定做起來覺得不那麼枯燥,能支持你走的更遠。
從愛好出發,製作相關的內容。
找個對標賬號,複製他,改一些地方,粘貼,再優化,直到超越他。
說白了,創業,就那麼幾個動作。
你說這很難嗎?
其實難的不是創業。
是你的心理障礙。
這個世界上無數人會告訴你,你就安安穩穩,上個學,畢個業,找個工作,上個班,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