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昨天情緒穩定和社恐緊張這個問題,我覺得其實還可以再細聊一下。
還有一些更高階的方法,可以輔助大家擁有一個更適應社會生存的人格。
我認為其實口才的問題和社恐和緊張和情緒不夠穩定,是關聯的。
你會發現口才好的人,他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其實是很強的,他講到這一段該用什麼樣的情緒,講到那一段,又該用什麼樣的情緒,他是可以控製的。
口才好的人,他不會輕易的被彆人的口才洗腦,但是卻可以用自己的口才洗彆人的腦,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彆人的情緒。
而當你主導情緒的能力已經從可以主導自己,到可以感染彆人的時候,其實你根本就不會在意彆人罵不罵你。
因為你有辦法讓罵你的人,再聽你多說幾句以後,轉黑為路,至少不怎麼討厭你,要是再多聽你說幾句的話,可能會喜歡你,如果再多聽你說幾句話,可能會愛上你,當然這個就過了啊,沒有這個必要。
之前著名韭菜頭,白皮書抄襲者,空氣幣大佬孫哥,很多人因為他發的空氣比傾家蕩產,就有一些人到他新的發布會,就想要給他兩個大比鬥。
結果到了現場,聽見孫哥聲情並茂,誠懇的語氣演講了一番,他們居然還願意為他的產品買單,即使知道,這很有可能又是下一個空氣幣。
他們說不知道為什麼,你明明知道他是一個騙子,但聽他說了幾句話以後你會有一種再相信他一次的衝動。
這就是口才的魅力。
結合之前做影視公司的經驗,給大家來一堂演員的自我修養。
我曾經眼睜睜的看見很多不善言辭的二愣子木頭。
在經過一段科學係統化訓練以後變得巧舌如簧,油腔滑調。
這個油腔滑調不是貶義啊,在這個社會上混到後來,大家都是老油條,都油腔滑調,這反而是一種成長的印記。
之所以讓他們能夠短期內改變的一個點是什麼呢?
是因為他們刻意的訓練了嘴皮子。
普通人說話的話,如果說不是長期用嗓,經過一些科學訓練的話,你會發現他說話是非常路人的,不是那麼有力的,和電視上那些做公眾人物的成功人士相比是不一樣的。
稍微長時間多說幾句,可能聲音就疲勞了就啞了。
因為他們不懂得用氣說話,也不懂得用嘴唇發力。
最簡單的一個動作,大家如果說目前方便的話可以嘗試一下。
這個動作既可以鍛煉你嘴皮子的用力,也可以鍛煉你丹田發力,還可以宣泄掉你積壓的情緒,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醒腦效果。
現在大家都深吸一口氣。
直到不能再吸進去為止。
然後像吐痰一樣,用儘全力的緊閉你的嘴唇,讓你體內的氣,一次性衝擊你的嘴唇。
發出一聲:“呸!”
p
e
i
pei!
對,就好像空氣炮一樣,用儘全力的呸一聲,也不一定非得呸,反正是p開頭的音就比較有這個感覺,po破也行。
彆對著人啊,不然可能這唾沫星子能給他洗個頭。
呸完以後,你會感覺嘴唇有些微微的發麻,甚至會感覺大腦有一些放鬆的感覺,連雙眼都變得炯炯有神。
多嘗試幾次,多練幾次,然後再開始正常的說話,你會感覺說話都會變得輕鬆很多,但很有力,不虛。
而且這種爆破音發出來就感覺特彆的過癮,就像放屁一樣通透。
這對於打開性格也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多體會體會,你將擁有李雲龍同款匪氣性格。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生活,你看那些吐痰吐的特彆響亮,特彆清脆的這種人,基本上性格都外向,或者說至少他不內向。
那種吐痰吐得格外響亮的人通常非常直爽,聲音條件也比較好,說話也很響亮,很坦蕩。
而那些內耗的人,基本上痰都不太敢吐。
不是讓你們去隨地吐痰啊,就是說這個發聲的技巧,可以去體會體會,對於有需要的人來說應該是一種幫助。
但如果你本來就是性格打得很開的人,比較外向的人,口才也不錯的人,那可能沒啥感覺,這個也很正常。
我們的行為習慣是受心理影響的。
但是刻意的去改變行為習慣,又可以重塑我們的心理,這就是演員之所以可以短時間演出不同種性格的人的原因。
甚至好的導演可以讓不會演戲的人演出不同性格的人。
為啥呢?因為這個導演懂得如何通過行為習慣,來塑造人物性格。
如果你想再更進一步的鍛煉自己舌部的肌肉,你可以練和爆破音有關的這些順口溜。
八百標兵奔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