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了因離去的背影,空滿長老輕輕轉動手中的佛珠,白眉下的雙眼若有所思。他緩步回到蒲團前坐下,望著手中佛經出神。
“又是一個欲借佛經窺武學門徑的小沙彌啊...”老和尚搖頭輕歎,聲音低得隻有自己能聽見。
這些年來,他見過太多這樣的弟子,都想走這條捷徑,但最終都困在這條看似捷徑的歧路上。
他想起方才了因對佛理的對答如流,那清澈的眼神中確實透著幾分慧根。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釋更是直指核心,不似一般弟子那般浮於表麵。
老和尚撚著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要不……把此子收入證道院中?”他喃喃自語。
證道院與其他各院迥然不同,院內弟子長老多潛心鑽研佛經奧義。
此院設立之初衷,便是為化解武學中暗藏的戾氣,除卻重大佛事與定期講經外,若有弟子練功時心生浮躁,亦可來此聆聽高僧開示。
故而證道院所收弟子,大多不喜武學反而醉心佛法,雖武學造詣不及他院,院內弟子又極其稀少,但其在寺中地位反倒最為尊崇。
空滿長老忽然起身,走到窗前,直到了因的背影消失在視線儘頭。
“也罷,我證道院人丁稀薄,如今遇到個不錯的苗子……。”
他轉身回到經案前,取出一張信箋,提筆寫道:“空聞首座:今日有一外門弟子了因熟讀《心經》《阿含》二經,對答間顯慧根...”
筆尖在紙上頓了頓,又繼續寫道:“若其後成為外門弟子,或可引入證道院一觀...”
將《大般若經》收入囊中,了因自然是喜不勝收,根據了蟬所說,研習《大般若經》的人,大多都修習了般若掌,甚至這一門武學還被譽為是七十二絕技中掌法第一。
至於和空滿老和尚的辯經,早就被他拋諸腦後了。
有了係統的灌頂,他對於那兩本經書都有自己的理解,甚至可以說剛才的對答,他連十分之一的實力都沒有用出來。
拿著到手的佛經,了因剛想抄錄,卻沒想到了蟬跟著了興幾人走了進來。
“了因,了塵那幫混蛋打算要暗算你。”
聽到這話,了因不由皺起了眉頭。
自從上次雙方比武過後,了塵一行人就都夾緊了尾巴,尤其是他比了塵更快衝破第二竅穴的消息傳出以後,對方可以說是見了他都繞道走。
“怎麼回事?”
了因望向了蟬。
“我打聽到,了白他們幾個前段時間去了珈藍院。”
聽到珈藍院這三個字,了因眼神閃動一下。
想要被青山寺收入門牆的弟子,首先要在羅漢堂待滿一年,而後便要給新到的入門弟子讓出位置,而這些人便會被分到珈藍院。
“這些人,眼見鬥不過你,就想讓上一批弟子幫忙。”了興恨恨的敲了一下桌子。
“這些人真該死。”性格最為火爆的了靜更是急的在屋裡到處亂竄:“珈藍院的那些人,修為大多都在三竅到五竅之間,我聽說甚至有幾個人的修為達到了六竅,這……這讓我們怎麼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