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
李二寶老娘把炊餅和肉乾掛在馬背上,又捏了捏李二寶身上的衣衫,吩咐道:
“跟著二爺,要勤快些,莫讓二爺饑渴。”
“我們都是貧寒人家,二爺抬舉我們,要好生跟著。”
“我知道。”
知縣張知白和吳中複一眾衙門裡的官員進來,都頭李滿鍋也來了。
“二寶,狀元公呢?”
“主人還在後院。”
正說著,武鬆從裡麵出來。
“老師。”
“二郎,我們來給你送行。”
“多謝老師。”
“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且做路上的盤纏。”
武鬆沒有客氣,全都收了。
縣尉吳中複笑嗬嗬說道:
“武修撰此番回去,必定建功立業的,到時候莫要忘了小弟。”
縣丞李迪跟著附和道:
“是啊,莫要忘了我們。”
“何須吩咐,家裡還須諸位照看。”
縣丞李迪馬上說道:“這何須說。”
武大郎提著一袋炊餅過來,掛在馬背上。
“我家哥哥實誠,還請老師多照看。”
“二郎無須擔憂家裡,放心做事業。”
武鬆又對武大郎囑托了一番,讓他遇到事情就找縣衙,不要與人直接衝突。
嫂子黃秀秀在旁邊聽著,忍不住笑道:
“二郎,你想多了,現在誰敢欺負你大哥。”
“他們恨不得認你大哥做乾爹呢。”
武大郎憨笑道:“隻要二郎官兒做得大,我就過得安穩。”
張知白他們都笑起來。
武鬆笑道:“那便好,哥哥嫂嫂在家裡安生,我便可放手做事業。”
寒暄一陣過後,張知白一眾人送出十裡亭,看著武鬆遠去。
張知白搓了搓手,欣喜道:
“我今年必定高升啊!”
縣丞李迪羨慕道:“知縣收了個好門生。”
“要多謝縣丞。”
張知白哈哈一笑,縣丞李迪尷尬地跟著笑了笑。
武鬆參加童子試的時候,是縣丞李迪收了錢,把歲數改小了。
離開清河縣,武鬆沒有往西南方走,而是先往北麵進發。
李二寶覺得好奇,問道:
“主人,我聽說汴京在南麵,我們為何往北麵走?”
“我此番回去,要到邊關打仗的,我需要大將。”
“北麵有大將?”
“北麵有個梁山泊,梁山泊附近有個扈家莊,扈家莊裡有個厲害的女將,喚作扈三娘,我要去尋她。”
李二寶沉默了一會兒,問道:
“主人,那扈三娘是不是長得美麗?”
“對,她外號一丈青,長得高、人也好看。”
“主人又要納妾了。”
武鬆愣了一下...沉著臉說道:
“二寶,我是個讀書人、狀元郎,我讀聖賢書,不好女色!”
“他們都說主人好色如命。”
“誰說的?”
“所有人都如此說。”
武鬆無語了...自己明明是個讀書人,怎麼跟好色聯係在一起?
“他們對我誤解太深了,不對,他們嫉妒我,所以才毀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