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上激烈廝殺,魯智深、史進圍攻李移剌,武鬆追殺嵬名令。
任多洗忠見城門被攻破,大宋兵馬潮水般湧入城內,心中大呼完了。
西夏士兵被武鬆打怕了,本來士氣就不高。
城門攻破的時候,士兵紛紛往後逃跑。
萬保知道大勢已去,下令敲鑼撤退。
銅鑼敲響時,祥佑軍司的兵馬立即後撤。
昨夜的時候,祥佑軍司的各級將領就已經得到指令,一旦戰事不妙,立即後撤,減少傷亡。
嘉寧軍司監軍使玉醜被陣斬,沒有主將領頭,瞬時亂作一團。
嵬名令也知道大勢去矣,更不戀戰。
親衛擋住武鬆,嵬名令頭也不回地往後跑。
任多洗忠見勢不妙,轉身下令所有兵馬撤退。
布雅望著武鬆殺來,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大軍後撤。
很快,大宋軍隊占領軍寨,盧俊義、楊誌帶領騎兵追殺十幾裡,直殺得屍橫遍野,方才收兵回城。
武鬆下令救治傷員,同時修繕城寨。
所有將領到軍寨帥府坐地,武鬆問了傷亡情況。
戰鬥很激烈,傷亡卻不算多,陣亡五千多人。
斬殺敵兵兩萬多,俘虜三萬多。
張吉聽完後,說道:
“怪哉,那西夏似乎一開始便無有鬥誌,已然做好逃跑的準備。”
神機軍師朱武點頭道:
“我在城外看戰鬥,也是如此覺著。”
參加戰鬥的將領也覺得西夏故意逃跑。
武鬆說道:
“攻城初時,西夏尚且頑抗,破城後,西夏兵馬立即撤退,且撤退有序。”
“嵬名令不愧是大將,早有撤退的準備。”
純粹從軍事角度分析,撤退是最明智的選擇。
武鬆軍隊數量差不多是城內的兩倍,戰將十幾個,西夏隻有嵬名令和麾下幾員戰將,根本不是敵手。
再加上士氣低落,此戰勝負已分。
其實,從武鬆的角度來說,希望嵬名令死戰不退。
如此,大宋要付出慘重傷亡,卻可以將西夏主力全部殲滅於此。
之後,武鬆就可以考慮進攻興慶府,滅掉西夏的事情了。
如今嵬名令帶走了十萬兵馬,再加上援兵,又可以組織起一道防線,擋住武鬆進攻的路線。
魯智深哈哈笑道:
“贏了便是贏了,隻可惜沒能殺了那鳥廝。”
“方才攻城時,好在史大郎提醒,灑家險些被他冷箭射中。”
史進埋怨道:
“師兄也恁地魯莽了,獨自提著禪杖衝鋒,也不提防。”
魯智深哈哈笑道:
“下次定會提防著。”
盧俊義說道:
“二郎,西夏如今士氣全無,我等可率領騎兵,星夜追殺,必能破敵。”
不少人附和,讚同盧俊義的觀點。
西夏剛剛經曆大敗,此時軍無鬥誌,精銳所剩不多,追殺必能成功。
武鬆卻搖頭道:
“嵬名令放棄此處,必定想著後撤,保存兵力,等到援兵抵達。”
“我若追殺,他必死戰,勝負未可知。”
嵬名令撤退了,但他絕對不是慫貨,他很聰明,知道取舍。
西壽保泰軍司守不住,所以他放棄了。
但是,如果武鬆追殺,嵬名令必定死戰。
西夏的士兵也必定拚死戰鬥,因為再輸就要亡國。
所以,暫且緩一緩。
“我占據西壽保泰軍司,小種經略占據卓羅和南軍司,西夏已被我攔腰截斷,不足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