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可曾給了聖上?”
“都給了,把老狗氣暈了,不知死了沒有。”
戴宗訕訕笑了笑。
戴宗曾在江州蔡德章手下做事,蔡德章是蔡京的小兒子。
對於蔡家的家事,戴宗早有耳聞。
長子蔡攸和蔡京形同水火,比仇人更甚。
今日見了,才知道傳聞不虛。
“給茂德帝姬的信呢?可曾給了?”
“這個未曾,險些忘了。”
“哎呀,二郎特意吩咐的,我親自送去。”
戴宗連忙起床,蔡攸也不攔著,把匣子還給戴宗。
拿了匣子,戴宗立即送到公主府。
府內仆人得知,連忙送給趙福金。
見了匣子,趙福金心情才好了些,卻還是不悅道:
“給了父皇捷報,給我的信才到,二郎到底心裡有沒有我。”
侍女勸道:
“先公後私,武待製心裡肯定有公主的。”
趙福金打開匣子,裡麵是一封信。
打開信,裡麵很簡單:
心愛的福金:
我已滅了西夏,待我歸來,便向聖上提親。
愛你的武鬆。
看完後,趙福金笑出聲來。
“恭喜公主覓得良婿。”
侍女恭賀,趙福金笑道:
“且待他歸來。”
小心把信藏好,趙福金要喝蓮子羹湯。
侍女說冬日不宜喝,趙福金執意要喝。
沒法子,侍女隻得去做。
樞密院。
蔡攸大搖大擺走進去,坐在樞密使的位子。
大家都聽說了,蔡攸靠著武鬆的滅國功勞,得到了樞密使的差遣。
而童貫人還在前線,就被搶了位子。
蔡攸拿出一串名單,說道:
“照我寫的,寫一份任命狀。”
樞密院簽書走過來看了,問道:
“蔡樞密,這布雅是西夏降將,如何能做興慶府副留守?”
“這楊誌出身低微,驟然便做留守,似乎也不妥...”
砰!
蔡攸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
“你教我做事麼!”
“屬下不敢...”
“速速寫了文書,少給老子放鳥屁。”
樞密院簽書不敢再說,隻得按照蔡攸給的草擬任命狀。
裡麵的人選,都是武鬆給的。
楊誌任興慶府留守、布雅任興慶府副留守、施恩任興慶府兵馬都監;
胡瑗任銀州知州,楊春任銀州兵馬都監。
其他人武鬆沒有說,就這五個。
武鬆打算將興慶府占為己有,所以主官留守由楊誌擔任。
布雅是武鬆的人,所以做副留守。
施恩是結拜兄弟,楊春和史進是兄弟,兩人擔任兵馬都監,掌控兵權。
至於胡瑗,他是武鬆的老師,武鬆給他換個好地方。
銀州是西夏富庶之地,管的地方也大,所以給胡瑗。
至於盧俊義、魯智深這些人,武鬆都要帶在身邊,所以暫時沒有要官職,等回到京師,再論功行賞。
樞密院很快寫好了任命狀,蔡攸簽了字,蓋了章,馬上送進宮裡。
徽宗正在和王貴妃說話。
因為趙楷打了勝仗,徽宗對趙楷的生母王貴妃好多了,賞賜了很多東西。
王貴妃心中歡喜,終於體會到什麼叫母憑子貴。
蔡攸也不避諱,徑直走過去,把任命狀遞給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