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楊春帶領的禁軍接管了銀州各處,武鬆帶著破陣營離開。
胡瑗和楊春送出十裡外。
臨彆之際,胡瑗語重心長地說道:
“你是狀元出身,讀聖賢書,須謹記天地君親師。”
武鬆明白胡瑗的意思,就是讓他不要造反。
武鬆說道:
“孟夫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學生讀聖賢書,當為天下百姓。”
胡瑗默然不語。
“學生走了。”
武鬆行了一禮,胡瑗望著武鬆離去。
“博士,我們回去吧。”
楊春開口,胡瑗長長歎息一聲,轉身回銀州城。
...
京師。
徽宗穿著狐裘,坐在屋簷下看雪。
王貴妃和劉貴妃陪著。
王貴妃是鄆王趙楷的生母,劉貴妃則是茂德帝姬趙福金的生母。
這兩人早年相識,情同姐妹,所以趙楷和趙福金兩人關係也很好。
王貴妃倒了一杯熱酒,送到徽宗手裡:
“瑞雪兆豐年,馬上過年了,又是一個好年景。”
徽宗接了熱酒喝了一口,笑道:
“我登基以來,也算是天下太平了。”
劉貴妃附和道:
“何止是太平,聖上平定西夏,聖德昭於後世,臣妾以為聖上應當前往泰山封禪。”
徽宗聽了,喜道:
“你所言甚好。”
“楊戩,命禮部準備,明年我要到泰山封禪。”
“老奴領旨。”
楊戩馬上傳旨禮部。
一個宮女進來,對著楊戩說道:
“宿太尉求見。”
楊戩點點頭,稟報徽宗。
徽宗示意宿元景進來。
很快,太尉宿元景點頭進來,拜道:
“臣宿元景,拜見聖上、兩位貴妃娘娘。”
“有何事?”
宿元景呈上一封奏報,說道:
“揚州來報,說睦州方臘造反,攻打州郡,請朝廷派兵鎮壓。”
徽宗聽了,不以為意,說道:
“區區草寇,何必朝廷出兵,著揚州兵馬都監平定便是。”
此時方臘剛剛舉旗造反,勢力不太大,宿元景也覺得沒必要大動乾戈。
“我聽說太師調撥了好些兵馬到齊州去,高太尉可曾立功了?”
蔡京偷偷調兵的事情,蔡攸告了狀,所以徽宗清楚。
“梁山本有兩個頭領,一個喚作晁蓋,一個喚作宋江。”
“聽聞那晁蓋攻打曾頭市,被射殺了,如今梁山的頭領是宋江。”
徽宗微微頷首,問道:
“那宋江甚麼來路?”
“此人原本是山東鄆城縣的押司,為人仗義疏財,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
徽宗聽了,冷笑道:
“叫甚麼及時雨,不過是有幾個銀子,喜好結交匪類罷了。”
“那曾頭市不是官軍,卻能射殺賊首晁蓋,想來高太尉也能剿滅宋江,且不管他。”
君臣正說著,又有宮女進來稟報,說鄆王趙楷、武鬆明日能到京師,先派使者稟報。
徽宗聽聞大喜道:
“我家龍子歸來也。”
王貴妃聽聞趙楷回來了,也是大喜。
劉貴妃也欣喜,因為武鬆回來了。
她知道武鬆和女兒趙福金有意,有個好女婿,她也高興。
“傳旨,明日垂拱殿迎接鄆王、武鬆歸來。”
楊戩不敢怠慢,連忙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