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事之秋。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朝臣上朝的時候分成了數撥,涇渭分明。
皇帝還沒到,大家都等在外邊。
李瑞這天起了一個大早,站在朝堂外回憶起出門的時候,圍繞在自己家門前等待著的幾位同僚,不由有些飄飄然,對於自己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更有了不少信心。
他聽得身側同僚不時傳來話語:
“李老放心,吾等今日所為,全是順應天意。”
“沒錯,就算因此會得罪一大批人,也不過是為了當今聖上,將來他會理解的。”
“今日這番場景,讓老臣回憶起了前朝,那時候明宗豈不正是因為太過放權於外人,才會導致國力日漸衰弱啊!”
“陛下還是太過年輕了。”
……
同樣也有一波反對者對著他們激情揮灑唾沫,
“放屁!寧王殿下對陛下忠心耿耿,怎麼可能與西北胡人聯合?你們這是在汙蔑忠臣!”
“寧王殿下人如今還在西北帶領著一群我們的好兒郎們抗擊胡人,你們不好好守著這後方就算了,編排罪狀拖後腿倒是有一手!”
“寒心,真讓人寒心呐!”
……
還有一群人麵色冷靜,神色悠然,仿佛兩派間的爭鬥都不關心。但是一旦有人過去拉著他們試圖拉人加入,他們就會“嗬嗬”一笑,打起馬虎眼,看似溫和卻說不出實質支持的話——妥妥的牆頭草。
一個小太監走了出來,看了看底下吵得不可開交的幾撥人,歎了口氣,
“陛下已經到了,眾位大人都進來吧。”
朝堂上。
眾人神情肅穆,雖然安靜,但是彌漫在他們之間的氣氛正熱烈,仿佛隻要誰開個頭就會爆炸一般,很符合李瑞的預期。
李瑞老了,已經到了快要辭官回鄉的年紀,然而這麼多年,在這朝堂上依舊一事無成。
天可憐見,一個機會就這麼擺到了他麵前——有傳言道寧王有反心!
不管這流言是真是假,隻要他願意,那就一定是真的。
他眼神熾烈的盯著居於上首的年輕帝王,眼中露出堅決與執著,仿佛是下了重要決心一般,一股強烈的信念充斥著他內心的每一個角落!
死諫!
是的,李瑞就是這麼想的。
反正他人近暮年,一事無成,如今一個名留青史的大好機會擺在他眼前,焉能放過!
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心意一般,他深吸口氣,目光如炬,聲音洪亮,擲地有聲,
“陛下,臣以為寧王有反心,請陛下速速將其召回!”
李瑞說出口之後,死死盯著小皇帝,一旦小皇帝表示出任何不願意聽諫的意思,他就朝著最近的那根銅柱撞過去——在史書上就可以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李瑞,戶部侍郎,某年某月某日,進言,皇帝不聽,為全忠君之意,保家國社稷安穩,以死勸諫,血灑正殿……
小皇帝也在看著他,他看著李瑞眼中的激動和狂熱,嘴角微翹,眼中露出了幾絲笑意,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陛下?”
小皇帝一時之間不表態,眾人有些著急。
當時,李瑞身後一人站了出來,“未免社稷動蕩,請陛下速速收回寧王的兵權,招其回京!”
這些都是支持李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