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直播平台也在正式比賽開始之前發起了投票。
投票結果顯示,李鑫勝率是百分之五十三,董琪的勝率是百分之四十七。
其實僅僅從投票結果上看,大家基本都認為二者實力相差不大。
所以這場比賽應該是十分膠灼的。
隨著裁判擺球完畢。
比賽正式開始。
由董琪獲得率先開球權。
相對於李鑫的初出茅廬,董琪則顯得更加成熟老練。
在比賽的很多小細節上,她要比李鑫注意很多。
比如感覺母球上有汙漬,她會立刻停下讓裁判擦球,感覺運杆節奏不對,她也會重新站位。
她給人的感覺不是磨球,而是對這場比賽的尊重。
女生相對男生來說,力量偏小,所以她選擇技術衝球。
剛好一顆三號球隨著球堆被炸散飛入中袋。
董琪繼續擊球。
她繞台兩周,觀察著桌麵上球形分布。
顯而易見的是,大號球與小號球的分布都不太好。
基本上都有兩到三顆貼庫或半貼庫球,還有三四顆球聚在一起形成的小球堆。
這種球形想要清台,難度極高。
隻有找機會k球。
董琪選擇從左側中袋附近的小號球入手。
母球、目標球與袋口形成的角度,剛好可以k散球堆。
隻是要稍微加一點高杆發力。
沒有意外,目標球被打進的同時,母球也在桌麵上劃出了弧線,直衝球堆。
可意外接踵而至,雖然球堆被解決,但是一號球又被踢死在庫邊,還被大號球擋住袋口,連下球的空間都沒有......
董琪顯然對結果不太滿意,無奈地搖搖頭,重新在腦海裡規劃著清台思路。
這一球連賽事解說都覺得有些遺憾。
“董琪的這一杆k球可以說相當漂亮了,可在結果上看來,效果不是很理想啊。有些遺憾,讓我們看看接下來她會怎麼處理?”
片刻之後,她趴下瞄準了左下方半貼庫的二號球。
稍稍帶一點角度,純高杆發力,母球在碰庫之後形成的夾角應該剛好可以踢到一號球。
穩住手架,小臂帶動手腕開始運杆,隨後發力登球。
目標球打進響袋的同時,母球精準無誤地撞擊一號球,一號球吃一庫彈起,停在右側中袋袋口位置。
這一杆堪稱完美。
連作為對手的李鑫都忍不住拍拍沙發示意好球。
桌麵上剩下的球還有兩個難點就是左上方庫邊的七號以及右下方的五號半貼庫球。
七號這顆球完全貼死,而且董琪試圖k球但是沒有k到。
白球落點也不太理想。
進攻右下方的五號球是完全沒有機會的,被大號球擋住。
所以現在她隻有兩種選擇。
要麼強拚翻中袋,要麼選擇一杆防守。
如果強拚中袋沒有打進,那就意味著李鑫能夠舒舒服服地上手,這一局可能就會因此輸掉。
董琪還是十分穩健地選擇了防守。
大號球還有七顆分布在桌麵上,想用一個小號球去做斯諾克顯然不現實。
董琪隻是輕碰七號球右側,母球緩緩滑動到上方庫邊,處於一個半貼庫的位置,順勢把七號球帶活。
她的選擇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接下來會怎麼樣,就看李鑫的發揮了!
董琪下場,李鑫上場。
此刻,大號球還有整整七顆。
三顆球都是貼庫或者半貼庫的狀態,哪怕是對李鑫來說,想清台的難度都不小。
腦海中迅速形成思路。
他趴下瞄準一個半貼庫的九號球上手。
其實還有更簡單的上手球形,但是母球停留的位置跟角度經過計算之後,李鑫判斷先打進九號球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不僅可以盤活靠近上方庫邊的十一號貼庫球,同時還能叫位中袋十三號。
隻不過這種選擇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相當驚險的,因為這顆球難度相當大,算是一個大角度的長台邊庫。
連解說也有點意外,完全沒有預料到李鑫的思路。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李鑫是如何選擇上手球形,他大概率是要選擇中袋附近的十三號球上手.......等等?李鑫瞄準了半貼庫的九號球?”
“還真是!他直接選擇九號球上手,還是真藝高人膽大,但話說回來,機遇與風險並存!”
這樣的球形李鑫已經訓練了不知道多少次,狀態良好的情況下,他有絕對的把握打進!
可意外突生,隨著李鑫出手,九號球直直撞向袋口,這顆球竟然飛出了桌麵,差點砸到坐在休息區沙發上喝水的董琪!
還好後者反應及時,連忙起身避開。
台球砸到人可不是開玩笑的,而且這顆球李鑫是發了很大的力,想去k球的。
母球的確按照既定的設想將上方貼庫球帶活,但是打飛目標球是要被判定為自由的!
頓時全場嘩然:“哦喲~”
直播平台的彈幕也紛紛刷屏。
“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李鑫見沒傷到人,稍微放下心。
可這一球的確有些傷士氣,他倆手撐在桌麵上,片刻後才回到休息區。
拿到自由球,以董琪的水平當然是清完了。
觀眾席上,劉穎穎不禁為李鑫捏了把汗。
隻有打台球的人才知道,自己自信心爆棚的時候,看點、打點全都非常準確,可球偏偏因為力量太大,稍稍起跳了一點點,隨後撞在袋角邊緣飛出.......
這實在很傷士氣。
“希望他能不被這球影響到。”劉穎穎心裡默默說著。
專業解說員也很意外,因為這還是他看李鑫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失誤。
“比賽往往就是這樣,沒到最後一刻,誰也想不到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還是希望李鑫能夠及時調整自己心態,打好接下來的每一顆球。”
如果說內心沒有波折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李鑫絕不會因為這一顆球就影響到自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