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開賽的前一周。
李鑫已經帶著韓延跟劉穎穎提前坐飛機來到吉省常春。
相較於南江,這裡的台球氛圍明顯更好一些,走在街邊,幾乎百米一個台球廳。
吃飯時也能聽見周圍人在討論球員之間的強弱,也是各執一詞。
“對了!你知道最近那個大學錦標賽奪冠的李鑫嗎?”
“啊?知道啊!不就是個大學賽麼,沒什麼含金量。冠軍我看也就是個八檔水平,放在喬氏大師賽裡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那人一邊擼串一邊喝啤酒,聊起李鑫一臉不屑。
“可是人家創造了台球圈曆史以來從未有過的記錄,翻袋清台啊!什麼概念?我看遠不止八檔!”
那人冷笑一聲:“嗬嗬~之前沒有記錄,那是因為頂尖球員交手都是求穩取勝,可以打簡單的球為什麼非要打難呢?這是職業比賽,是中式八球,又不是中式花球。想看表演直接去看那些花式台球選手不就行了,他們還能紮杆四五庫進球呢!”
被這麼一說,那人好像也有點理解了,愣了片刻點點頭,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看來,大家對於李鑫的那一局表現還是頗具爭議的。
有的人認為李鑫是不尊重比賽,也不尊重對手,大比分領先就開始亂玩,沒有任何競技精神可言,上不得大雅之堂。
也有人認為李鑫絕對是有實力的,要不然不可能創造曆史。
總之是誰都有理。
可這種事情也是很難避免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紛爭,至於旁人怎麼說那就讓他們說去吧,李鑫隻想打好自己的球。
劉穎穎拍了拍李鑫的手表示安慰,但其實他根本不在意這些,隻是淡淡地說道:“吃飯要緊!”
韓延也對李鑫近期自媒體賬號的事情進行了彙總。
他如實說道:“目前賬號粉絲六十萬,最近漲粉比較慢,可能也跟錦標賽熱度過去的原因有關。一共發了三個視頻,瀏覽量跟點讚數量都有較大程度的下跌,最近的一個視頻點讚六萬,瀏覽兩百萬。”
“沒事,這隻是開始而已,以後你們還會有其他的事情做。”
李鑫的想法不可能局限於一個自媒體賬號,他想創造屬於自己的台球商業帝國。
回到酒店,劉穎穎陪著李鑫在私密的台球房訓練,可能也隻有在常春市才能找到配備了喬氏台球桌的酒店休息。
這家酒店大概也是跟喬氏集團合作的,專門為全國各地前來參賽的選手準備的。
擊打完一百個五分點之後,李鑫開始正式訓練。
邊庫球每天至少要打兩百個,左側長台、右側長台都需要練習,台球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任何傳聞中增加進球率的方法都不可信,因為那些方法都是他們自己經過不斷的嘗試去總結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往往也隻適用於他們自身。
所以隻有不斷地練習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進球方法。
李鑫的方法也非常簡單,那就是絕對意義上的準度,不加任何塞。
聽著袋口不斷傳來清脆的響袋聲,那就是台球給予愛好者最好的饋贈。
練習中,劉穎穎也與李鑫閒聊道:“李鑫,我媽最近老是問我為什麼全國跑,一會首都一會常春。”
“你怎麼說的?”
“我......我說我是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