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西行漫記,古刹鐘聲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我便結算了房錢,悄然離開了青石鎮。沒有驚動任何人,如同一個普通的過客,融入了通往西邊的官道。
此番西行,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隻有一個大致的方向——殘圖上標記的“隕星穀”。據雜錄上零星記載,隕星穀位於西陲群山之中,地勢險峻,人跡罕至,傳聞曾有天外隕星墜落於此,故而得名。穀中環境奇特,多有奇異礦物和靈草生長,但也伴隨著未知的危險,是散修和冒險者偶爾會光顧的地方。
我目前實力低微,去隕星穀更多是碰碰運氣,增長見聞。真正的目標,是沿途曆練,尋找提升實力的機緣,並打探關於落霞山邪物、天機混亂等消息。
官道上行人車馬漸多,有商隊、有旅人、也有零星的江湖客。我收斂氣息,混在人群中,並不起眼。體內三成半的冥棺死氣緩緩流轉,滋養著傷勢,也讓我對外界的感知更加敏銳。我能感覺到,同行的旅人中,偶爾有幾個氣息異於常人的,或氣血旺盛,或隱有靈光,應該都是踏上了修行之路的人,不過境界似乎都不高,大多在煉精化氣的初期徘徊。
一路無話。白晝趕路,夜晚則尋個僻靜處打坐調息,繼續修複經脈,並嘗試研讀那本《雲笈七簽雜錄》。書中所載的煉氣法門雖然粗淺,但一些基本的行氣、凝神、感應天地靈氣的方法,卻讓我對自身力量的掌控有了一絲新的理解。冥棺死氣雖屬性特異,但運轉法理,或許有共通之處。
如此走了五六日,已離青石鎮數百裡之遙,地勢逐漸抬高,官道也開始變得崎嶇,兩旁山巒起伏,林木蔥鬱。空氣中的靈氣似乎比青石鎮附近要濃鬱一絲,但也更加駁雜。
這一日傍晚,天空陰沉,烏雲彙聚,眼看一場山雨將至。我加快腳步,想在前方尋個避雨之處。轉過一個山坳,忽見前方山腰處,隱隱露出一角飛簷,似有建築。
走近些看去,竟是一座荒廢的古刹。寺廟不大,牆垣斑駁,朱漆剝落,顯然久無香火。但令我驚異的是,在這荒山野嶺,破敗古刹之中,我竟隱約聽到了一陣飄渺的、斷斷續續的鐘聲!
那鐘聲空靈、悠遠,帶著一種奇特的韻律,仿佛能滌蕩心神。更奇怪的是,冥棺印記對這鐘聲竟產生了一絲微弱的、舒適的共鳴感,而非對陰邪之物的警示。
“有古怪。”我心中警惕,但山雨將至,這古刹是附近唯一的避雨之所。略一沉吟,我還是決定進去一探。
推開虛掩的、布滿蛛網的寺門,院內雜草叢生,落葉堆積。正殿的佛像金身早已黯淡,蒙著厚厚的灰塵,但殿內卻出乎意料的乾淨,仿佛有人時常打掃。而那若有若無的鐘聲,似乎就是從後院傳來的。
我穿過正殿,走向後院。後院更加破敗,隻有一間歪斜的禪房和一座孤零零的、爬滿青苔的鐘樓。鐘聲正是從鐘樓頂端傳來的。
雨點開始淅淅瀝瀝地落下。我猶豫了一下,邁步走向鐘樓。鐘樓木梯腐朽,踩上去吱呀作響。登上頂層,隻見一口布滿銅綠的古鐘懸掛在中央,但……並無人敲擊!
鐘聲,是它自己發出的!
不,更準確地說,是山風吹過鐘樓特定的破損結構,以及雨滴敲打在古鐘不同部位,自然形成的、帶有某種韻律的聲響!
“自然成韻?”我心中訝異。這需要何等精妙的建築結構和機緣巧合?還是說,這古鐘本身,就是一件異寶?
我走近古鐘,仔細打量。鐘身刻滿了模糊的梵文和圖案,似乎記載著某種經文或故事。冥棺印記傳來的舒適感更加強烈了。我忍不住伸出手,輕輕觸摸那冰涼的銅綠鐘身。
就在指尖接觸的刹那——
嗡!
一股溫和、精純、充滿寧靜祥和的奇異能量,順著指尖流入我的體內!這股能量與冥棺死氣的死寂截然不同,充滿了生機與淨化之意,但它並未與死氣衝突,反而如同清泉流過乾涸的土地,迅速滋養著我受損的經脈,甚至……那些頑固的灰紅淤塞之處,在這股能量的浸潤下,都隱隱有了一絲鬆動的跡象!
“這……這是佛門願力?還是香火功德?”我心中震驚不已。這口古鐘,竟殘留著如此精純的祥和能量!
我立刻盤膝坐在鐘下,引導著這股流入體內的祥和能量,配合冥棺死氣,共同修複傷體。祥和能量負責滋養淨化,冥棺死氣負責穩固根基,兩者竟配合得異常默契!
雨越下越大,敲打在古鐘上,發出愈發空靈的聲響,仿佛在為我的療傷奏響自然的樂章。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我再次睜開眼時,雨已停歇,月華透過雲層縫隙灑落。我驚喜地發現,體內的傷勢竟好了七七八八!冥棺死氣恢複到了四成半,更加凝練!而那些煞氣淤塞,雖然未能完全化解,卻也明顯淡化了少許!
這口古鐘,簡直是療傷聖物!
我起身,對著古鐘鄭重一拜。雖不知其來曆,但此番機緣,於我恩情不小。
然而,就在我準備離開時,目光掃過鐘身一處不起眼的角落,那裡刻著幾個小字,並非梵文,而是篆體:
“鎮於此處,願消魔劫。”
魔劫?是指什麼?這古鐘在此,是為了鎮壓某種魔物?還是說,隻是一個美好的祝願?
我看著窗外重現的月色,心中剛因傷勢好轉而升起的一絲輕鬆,又被這神秘的刻字蒙上了一層陰影。這西行之路,看來並不會平靜。
(第六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