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燈火通明,氣氛卻冷肅如冰。
朱栢一身玄色常服,負手立於沙盤之前。
他的臉上沒有即將掀起滔天巨浪的狂熱,隻有一片深不見底的平靜。
那雙曾被朱元璋評價為“溫和”的眼眸,此刻正倒映著沙盤上縱橫交錯的殺機,宛如兩口吞噬光線的古井。
“殿下,”
李靖的聲音一如既往地沉穩,沒有半點波瀾,仿佛他正在彙報的不是一場足以顛覆皇朝的百萬兵馬大調度,而是一次尋常的秋收,“十路大軍,已於昨日子時前,全部抵達預定位置。糧草、軍械、馬匹,皆已按計劃分發完畢。沿途所有可能向金陵傳遞消息的驛站、信鴿、快馬,儘在掌控之中。”
他頓了頓,抬手指著沙盤上幾處關鍵節點:“霍去病將軍的驃騎營,已如一把尖刀,插入鎮江以北,徹底切斷了應天府與山東、北平的陸路聯係。”
“韓信將軍的水師,化整為零,偽裝成商船、漁船,徹底鎖死了長江水路。此刻,任何一艘想從下遊進入應天府的船隻,都無異於自投羅網。”
“白起將軍率領的三十萬主力,陳兵於采石磯對岸,偃旗息鼓,隻待殿下一聲令下,便可渡江,直撲應天府南門。”
“項羽將軍……”
李靖每報出一個名字,朱栢的指尖便會在沙盤上對應的位置輕輕劃過。
霍去病。
韓信。
白起。
項羽。
嶽飛。
冉閔。……
一個個在曆史長河中光芒萬丈的名字,如今,都成了他手中最鋒利的劍。
“很好。”
朱栢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賈詡先生,你那邊呢?”
角落的陰影裡,一個瘦削的身影微微躬身。
賈詡慢悠悠地走出,臉上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殿下放心,‘毒’已經下好了。盧淵那條狗,比我想象的還要聽話。他遞上去的奏報,隻會告訴陛下,湘王殿下您‘孤身赴險,忠孝可嘉’,麾下玄甲軍‘軍容不整,疏於操練’。想必此刻,太孫殿下已經在盤算,該用哪種姿勢坐上您的皮做的龍椅了。”
“嗬。”
朱栢發出一聲輕笑,笑聲裡帶著刺骨的冰冷,“讓他想,讓他多想一會兒。人啊,總得有點盼頭,不是嗎?”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帳內所有將領:“父皇想在應天府給咱們擺一場鴻門宴,想把我們這些做兒子的,當成豬狗一樣宰了,給他那個好聖孫鋪路。”
“可惜啊……”
他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弧度,“他以為自己是獵人,卻不知道,他和我那好侄兒,早就是籠子裡的困獸。”
朱栢張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整個天下。
“傳我將令!”
“十路大軍,引而不發!”
“我要讓整個應天府,變成一座孤島!我要讓所有的勤王兵馬,都變成地圖上的笑話!”
“我要讓父皇……親眼看著他最珍視的一切,是如何在我麵前,一點點化為齏粉!”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在每個人的耳邊炸響。
戰意,在每個人的胸中升騰、翱翔!……
夜色如墨。
大明廣袤的疆土上,一場史無前例的軍事行動正在無聲地進行。
北線,燕山山脈的崇山峻嶺之中,霍去病一身輕甲,跨坐於戰馬之上。
他身後的數萬驃騎,人銜枚,馬裹蹄,如一群潛伏於暗夜的幽靈。
寒風吹過,卷起他身後火紅的披風。
“將軍,斥候回報,前方三十裡,便是朝廷的龍江驛。是否……”
一名副將低聲請示。
霍去病抬手,製止了他。
他眺望著南方,眼神桀驁而銳利,仿佛已經看到了金陵城頭的宮闕。
“不必了。”
他的聲音裡滿是少年人的狂傲與不屑,“一群待宰的羔羊而已,驚動了他們,反而無趣。”
“傳令下去,繞過去。我們的目標,不是這些小魚小蝦。我要親手,擰下朱允炆的腦袋!”
東線,長江之上,月光慘淡。
數不清的“商船”靜靜地停泊在江心,船帆落下,船上不見燈火,隻有一片死寂。
可若有人能潛入水下,便能看到,那無數根粗大的鐵索,如水底的巨蟒,早已將寬闊的江麵徹底封鎖。
韓信站在一艘不起眼的烏篷船頭,手持一卷竹簡,神色平靜。
江風吹動他的衣袂,他仿佛不是在主持一場驚天動地的水路封鎖,而是在欣賞月下的江景。
“兵者,詭道也。”
他喃喃自語,“國士無雙……殿下,信,必不負您。”
西麵,群山之間,一條被廢棄多年的古道上,嶽飛率領的背嵬軍,正悄無聲息地翻山越嶺。
他們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行囊,卻步履沉穩,隊列整齊劃一,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他們的目標,是掐斷從湖廣、四川方向通往應天府的所有道路。
而在應天府正南,與之一江之隔的采石磯,黑暗籠罩著大地。
數十萬大軍,仿佛融入了黑夜本身。
白起麵無表情地站在江邊,冰冷的目光穿透黑暗,落在對岸那片隱約可見的繁華燈火上。
他身後的士卒,一個個如同沉默的雕塑,身上散發出的殺氣,幾乎讓江水都為之凝固。
甕,已經備好。
鱉,正在甕中,做著黃粱美夢。
與此同時,在那條通往應天府的官道上,一支萬人的騎兵隊伍,正不緊不慢地前行著。
隊伍中央,一頂裝飾並不算奢華的王駕之內,湘王朱栢正靠在軟墊上,閉目養神。
他走得不快,甚至有些慢。
一萬玄甲軍,旌旗招展,浩浩蕩蕩。
這陣仗,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既像是對父皇命令的服從,又帶著一絲不加掩飾的藩王威儀。
這便是“明修棧道”。
他要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支隊伍上。
讓朱元璋以為,他所有的底牌,就是這一萬玄甲。
讓朱允炆以為,他最大的威脅,已經主動走進了牢籠。
朱栢緩緩睜開眼,掀開車簾的一角,看向遠處那座在夜色中巍然屹立的雄城。
應天府。
他回來了。
隻不過這一次,不是以一個任人宰割的兒臣身份。
而是以一個,執棋者的身份。
“父皇,”
他輕聲低語,聲音被風吹散,“兒臣,來給您祝壽了。”
皇宮之中。
朱元璋的嘴角,緩緩咧開一個殘酷的弧度。
他不再去看幔帳外那個還沉浸在“人皮椅子”幻想中的孫子。
這孩子,心夠狠,但手段還是太稚嫩了。
無妨。
在他這個皇爺爺死之前,會替他掃清所有的障礙,把一個乾乾淨淨、穩穩當當的江山,交到他手上。
至於那些兒子……
就當是給這江山社稷,添上最後一把肥料吧。
他輕輕敲了敲桌案。
“篤、篤。”
聲音不大,卻砸在旁邊小太監的心口。
小太監一個激靈,從地上連滾帶爬地湊過來,頭埋得更低,恨不得把自己塞進地縫裡。
“傳咱的口諭。”
朱元璋的聲音平靜得可怕,不帶波瀾,“命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即刻入宮見駕。”
小太監渾身一顫,幾乎要尿出來。
蔣瓛!
那可是皇帝手中最凶狠的一條惡犬!
他親自出動,必然是血流成河!
“再傳。”
朱元璋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來自九幽地府,“命五軍都督府,調神機營、虎賁衛,於明晚壽宴之前,悄然合圍皇城。任何王公大臣,無咱的手諭,不得擅出一步。”
“宴會之上,但凡咱摔了這隻杯子……”
朱元璋抬起手中的酒杯,在小太監眼前晃了晃。
“……就是信號。”
“除了皇太孫,殿內所有人,無論親王、郡王,還是隨行將領……”
“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