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大亮。
金陵城裡前一夜的淒嚎與絕望,被這燦爛的朝陽衝刷得一乾二淨。
隻是那奉天殿前乾涸的暗紅色血跡,以及皇城內外森嚴的楚軍甲士,仍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座帝國都城已經換了人間。
金陵城外六十裡,龍江之畔。
連綿的營帳如臥龍般盤踞在大地上,旌旗如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八萬燕軍,兵甲鮮明,刀槍如雪,肅殺之氣直衝雲霄,攪得天上的流雲都凝滯了。
中軍大帳前,一座臨時搭建的高台上,一個身材魁梧、麵容冷峻的男人正負手而立。
他身著一套玄色山文甲,腰懸長劍,目光如鷹隼般銳利,遙遙望向東南方金陵城的輪廓。
旭日東升,萬道霞光穿透雲層,灑落在他身上,將那身冰冷的鎧甲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輝,天神下凡,威不可擋。
此人,正是剛剛在北平自行登基,改元永樂的燕王,朱棣。
他的身後,靜靜地站著一個身穿黑色僧袍的僧人。
這僧人麵容清臒,雙目狹長,眼瞳深邃得如同古井,能洞悉世間一切虛妄。他雙手合十,神態恭敬,卻又透著與這軍營格格不入的詭譎氣息。
正是被世人稱為“妖僧”的姚廣孝,道衍和尚。
“陛下。”
姚廣孝的聲音很輕,卻異常清晰,帶著金屬般的質感。
朱棣沒有回頭,目光依舊鎖死在金陵的方向,隻是從鼻腔裡發出一個低沉的“嗯”聲。
“貧僧恭賀陛下,賀喜陛下。”姚廣孝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一樁天大的功勞,正擺在陛下的麵前。”
朱棣緩緩轉過身,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看不出半點情緒波動。
“和尚,喜從何來?”
他稱帝了,但對姚廣孝的稱呼,依舊是私下裡的“和尚”,既顯親近,又帶著一種上位者的隨意。
姚廣孝向前一步,壓低了聲音,語氣中卻難掩興奮:“陛下,楚王朱栢,為您掃清了前路上所有的荊棘。”
“他攻破了金陵,逼瘋了太上皇,踩住了朱允炆的脖子。他把所有最難啃的骨頭都啃碎了,把所有最棘手的臟活累活都乾完了。”
“他把朱家和朝廷的臉麵,扔在地上,用腳狠狠地踩成了爛泥!”
姚廣孝的眼睛裡閃爍著狂熱的光芒,一個看到了完美藝術品的瘋子。
“現在,整個大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金陵城裡那個‘弑父囚君’的逆賊身上。而陛下您,就是那個撥亂反正的天命之人!”
朱棣的眼皮微微抬了一下,深邃的眸子裡終於泛起了波瀾。
他當然明白姚廣孝的意思。
朱栢乾了所有人都想乾但不敢乾的事,也因此背上了所有人都擔不起的罵名。
而他朱棣,隻需要打著“清君側,討伐國賊”的旗號,就能名正言順地將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從他那位“好十二弟”的手中,再“奪”回來。
這劇本,簡直完美。
“老十二……”朱棣的嘴角扯出一個冰冷的弧度,“他可不是李景隆那種廢物點心。他的楚軍,是跟著他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百戰精銳。想從他嘴裡搶食,怕是要崩掉滿口牙。”
朱棣對自己的這個弟弟,遠比天下任何人都了解。
那個從小就跟在他屁股後麵,學著他舞刀弄槍的少年,骨子裡的瘋狂和狠辣,比他朱棣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次起兵,更是將他那潛藏了二十多年的獠牙,展露得淋漓儘致。
姚廣孝笑了,那笑容像是黑夜裡盛開的毒花。
“陛下,猛虎亦有打盹之時。朱栢剛剛吞下金陵,正是他消化不良,最為虛弱的時候。”
“其一,楚軍連日攻戰,早已是強弩之末,兵卒疲敝。如今入了金陵花花世界,軍心還能剩下幾分,尚未可知。”
“其二,他雖占了金陵,但城內人心未附,百官首鼠兩端。他要安撫人心,要整合朝堂,要處理太上皇和朱允炆這兩個燙手山芋,必然焦頭爛額,分身乏術。”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姚廣孝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蠱惑的力量,“他朱栢,名不正,言不順!他是反賊,是國賊!而陛下您,是太祖高皇帝親封的燕王,是天下藩王之首,您起兵,是為國除害,是順天應人!”
“陛下隻要振臂一呼,檄文傳遍天下,那些還在觀望的藩王,那些對朱栢心懷不滿的文臣武將,必定雲集響應!屆時,天下歸心,大勢所趨,他朱栢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隻能是螳臂當車!”
一番話,說得朱棣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
他緊緊握住了腰間的劍柄,骨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是啊!
機會!
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朱棣隱忍了這麼多年,在北平裝孫子,不就是為了等這樣一個機會嗎?
他原本以為,他最大的對手會是那個坐在龍椅上的侄子,會是朝堂上那幫酸腐的文臣。
他甚至做好了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的準備。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十二弟朱栢,這個他幾乎快要遺忘的弟弟,會以一種如此狂暴、如此摧枯拉朽的方式,替他砸開了那扇通往權力巔峰的大門。
何其荒誕!
又何其……幸運!
朱棣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灼熱的野心火焰,在他的四肢百骸中瘋狂燃燒。
他已經看到自己身穿龍袍,端坐於奉天殿的寶座之上,接受萬民朝拜的景象。
“可是……”朱棣的理智終究還在,“父皇還在他手上。若我們逼得太緊,他狗急跳牆……”
“陛下,您糊塗了!”姚廣孝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太上皇?現在還有誰會在乎一個廢了的太上皇?朱栢挾持他,隻會成為一個更大的累贅,一個讓他投鼠忌器的把柄!”
“天下人要看的,不是太上皇的安危,而是誰能給他們一個安定的天下!誰能坐穩那個位子!”
“朱栢給了天下一個亂世,而陛下您,將給天下一個盛世!這,就是區彆!”
轟!
姚廣孝最後這句話,如同驚雷,徹底擊碎了朱棣心中最後的猶豫。
是啊!
成王敗寇!
曆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父皇?
當他為了朱允炆那個廢物,屠戮功臣,削奪他們這些兒子的兵權時,可曾念過半點父子之情?
現在,這大明江山已經爛到了根子裡,那就由他朱棣,來親手將這腐朽的一切推倒,然後,再建立一個真正屬於他的,永樂盛世!
“嗬嗬……嗬嗬嗬……”
朱棣低聲笑了起來,笑聲越來越大,最後變成了響徹雲霄的狂笑。
“好!好一個順天應人!好一個為國除害!”
他猛地轉過身,一把抓住姚廣孝的肩膀,雙目赤紅,狀若瘋狂。
“和尚!你說的對!咱等了這麼多年,不能再等了!”
“傳朕旨意!”朱棣的聲音如同出鞘的利劍,充滿了殺伐之氣,“大軍休整一日,補充糧草!將所有繳獲的火炮全部拉出來,對準金陵城!”
“明日卯時,兵發金陵!”
“朕要讓天下人都看看,誰,才是這天下的真龍天子!”
“十二弟……”朱棣鬆開姚廣孝,再次望向金陵的方向,眼神變得無比複雜,既有即將手足相殘的冷酷,又有不易察覺的……興奮。
“你我兄弟,終究還是要在戰場上,見個分曉了。”
“希望你,可彆讓四哥我……太失望啊!”
就在朱棣的野心被徹底點燃,燕軍大營殺氣彌漫的同一時刻,金陵城外,另外幾個方向的官道上,亦是塵土飛揚,旌旗蔽日。
馬蹄聲雜亂而沉重,踏碎了江南水鄉的寧靜。
“報——”
一聲拉得極長的嘶吼劃破了晉王朱棡中軍大帳的壓抑。
一名風塵仆仆的斥候連滾帶爬地衝了進來,盔甲上還帶著清晨的露水和泥土,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因極度的震驚和恐懼而顫抖。
“王爺!大事不好!金……金陵城……破了!”
“什麼?!”
朱棡猛地從帥位上站起,他身材高大,性子急躁,聞言一把揪住斥候的衣領,將他提了起來,銅鈴大的眼睛瞪得血紅。
“你說什麼渾話!給本王再說一遍!金陵城怎麼了?”
斥候被他勒得幾乎喘不過氣,臉漲成了豬肝色,拚命從喉嚨裡擠出幾個字:“是……是湘王……湘王朱栢……他……他已經打進應天府了!”
咣當!
朱棡手邊的一隻青銅酒爵被他失手掃落在地,發出刺耳的聲響。
他整個人都僵住了,被一道天雷劈中。
金陵城破了?
被老十二攻破了?
這怎麼可能!
他朱棡,堂堂大明晉王,父皇的第三子,率領十萬精銳,星夜兼程,從太原一路殺過來,為的是什麼?
為的不就是“勤王救駕”,在這場潑天的功勞裡分得最大的一杯羹嗎?
他連入城之後如何安撫百官,如何向父皇請罪,如何壓過其他兄弟一頭的說辭,都在路上盤算了無數遍。
可現在,他連金陵城的城牆都還沒看見,主角就已經謝幕了?
戲,都他娘的唱完了?!
“他娘的!”
朱棡回過神來,難以遏製的暴怒衝上頭頂,他一腳踹翻了麵前的長案,案上的地圖、令箭、文書散落一地。
“朱栢!這個瘋子!這個雜種!”
他像一頭困在籠中的猛獸,在大帳裡來回踱步,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他怎麼敢?他怎麼敢!”
大帳內的將領和謀士們一個個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他們都清楚晉王的脾氣,這位爺發起火來,可是六親不認的。
“王爺息怒……”一名長史小心翼翼地躬身道,“眼下……眼下咱們該如何是好?是繼續進軍,還是……”
“進軍?進個屁的軍!”朱棡一腳將那名長史踹了個趔趄,破口大罵,“城都被人占了,老子現在過去乾什麼?給他朱栢搖旗呐喊,恭賀他登基稱帝嗎?!”
怒火之後,是徹骨的冰涼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