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摘下護腿板,平板電腦冷光映在他臉上。當他點開社交媒體,熱門詞條中日世預賽正以每分鐘千條評論的速度刷新。國內論壇裡,熱帖“雖敗猶榮!三替補盤活死水”獲讚超20萬,配圖是紀風禁區內躍起爭頂的瞬間,評論區裡球迷留言:“小林的突破看得我熱血沸騰!”“艾瑞克搶斷鬆本那一下真硬氣!”但也有尖銳的批評聲:“03的比分就是恥辱,再拚有什麼用?”“李鐵換人太晚,戰術完全被壓製!”
紀風捏著手機的手指關節發白。日本雅虎體育的報道將鬆本評為“全場最佳”,配圖中他正做出指揮手勢,標題寫著“新銳中場主導碾壓式勝利”。評論區裡,日本球迷的留言刺得他眼眶發燙:“中國隊還是一如既往的孱弱”“鬆本完全壓製了對手的中場”。然而滑到下方,他突然頓住——一條來自西丙聯賽球迷的評論被頂到熱榜:“紀風在我們聯賽可不是這種水平,期待他下次爆發!”
大巴突然顛簸,艾瑞克的平板差點滑落。他瞥見紀風緊繃的側臉,默默將頁麵切換到戰術分析軟件,放大鬆本與紀風對抗的片段。“你看這個,”他把屏幕轉向紀風,“第78分鐘那次拚搶,你的選位其實比他更好,隻是體能下降導致動作慢了半拍。”紀風盯著畫麵中糾纏的身影,喉嚨發緊:“如果能重來...”
“沒有如果。”艾瑞克關掉平板,窗外的霓虹燈掠過他棱角分明的輪廓,“但我們能讓下次不一樣。”他調出手機裡的訓練計劃,“我聯係了體能教練,從明天開始加練核心力量,你的彈跳還有提升空間。”
這時,前排的張玉寧突然轉身,纏著繃帶的膝蓋在黑暗中泛著冷光:“彆管那些評論,今天你們三個的表現,讓我想起了十年前的自己。”他摸出幾粒止痛片咽下,“當年我們輸給韓國30,所有人都罵我們是軟腳蝦,但正是那場敗仗,讓全隊咬牙練了半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巴緩緩駛入酒店停車場,頂燈亮起的瞬間,林宇軒被晃得眯起眼,迷迷糊糊嘟囔:“到...到訓練場了?”全車人忍不住笑出聲,疲憊的笑聲裡,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悄然生長。紀風望著車窗外曼穀的夜景,將手機裡的負麵評論截圖保存——這些刺痛的文字,終將成為他磨劍的砂礫。
大巴緩緩停靠在酒店門口,車內頂燈亮起的瞬間,紀風的手機在褲兜裡震動起來。他掏出手機,鎖屏界麵顯示著兩條未讀消息——是父母發來的。
手指輕輕滑動解鎖,父親的消息簡短卻有力:“兒子,你在場上的每一次拚搶我們都看在眼裡。彆氣餒,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爸爸相信你!”配圖是家中客廳的場景,電視屏幕上正定格著他在比賽中奮力頭球的畫麵,周圍圍坐著鄰居們,每個人都在鼓掌。
母親的消息則滿是心疼與牽掛:“小風,累壞了吧?媽媽煮了你最愛吃的海鮮粥,等你回家。不管結果如何,你永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彆給自己太大壓力。”文字下方還跟著一連串擁抱和愛心的表情符號。
紀風的眼眶瞬間濕潤了,手指在屏幕上停留許久,遲遲不知該如何回複。此刻,車內其他隊友已經陸續起身準備下車,林宇軒揉著惺忪的睡眼,嘟囔著“終於能躺平了”;艾瑞克則還在低頭整理平板電腦裡的資料。
他深吸一口氣,在對話框裡打下一行字:“爸、媽,我沒事。這次的失敗讓我更清楚自己的不足,我會努力變得更強。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等我回家。”發送完畢後,他將手機貼在心口,短暫的溫暖驅散了比賽失利帶來的陰霾。
推開車門,曼穀夜晚的熱浪裹挾著潮濕的空氣撲麵而來。紀風抬頭望向天空,繁星點點,就像父母眼中始終為他點亮的光。這一刻,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用更好的表現,回報這份跨越山海的支持。
當紀風拖著沉重的步伐走下球隊大巴時,南島的夜空正被聚光燈照亮。家鄉媒體《南島日報》的頭版已經換上了新標題——《從漁村到世界杯賽場:南島首位國腳紀風的綠茵征程》,配圖是他在比賽中躍起爭頂的瞬間,背後是飄揚的五星紅旗。社交媒體上,南島足球第一人的話題閱讀量在三小時內突破5000萬,滿屏都是父老鄉親們的祝福與驕傲。
南島體育頻道的記者連夜趕往紀風的母校南島中學。老舊的塑膠跑道旁,褪色的足球門框依舊矗立,鏡頭掃過斑駁的公告欄,那裡還貼著十年前紀風帶領校隊奪冠的照片。校長撫摸著照片感慨:“那時候他每天放學都留在操場加練,把廢舊輪胎綁在腿上練爆發力。誰能想到,這個總被曬得黝黑的孩子,今天能站在世界杯預選賽的舞台上。”
漁港碼頭的大排檔裡,老板特意將電視音量調到最大,循環播放紀風在比賽中的精彩片段。“這是我們南島的驕傲!”老板娘一邊往食客碗裡添著海鮮粥,一邊指著屏幕,“當年小紀常來我這兒吃夜宵,每次都搶著幫我搬桌椅。”鄰桌的老漁民們舉著啤酒瓶碰杯:“等他回來,咱們得擺流水席慶祝!”
更令人動容的是南島政府的行動。市政廳連夜製作的巨幅海報已經掛上市中心廣場,畫麵中紀風身著國家隊戰袍,下方配文“南島因你而閃耀”。教育局宣布設立“紀風足球基金”,將為南島熱愛足球的孩子提供專業訓練機會。市長在采訪中激動地說:“紀風不僅是一名球員,更是南島精神的象征——堅韌、拚搏、永不言棄。”
而此刻,在曼穀的酒店房間裡,紀風正翻看著家鄉媒體的報道。手機屏幕的冷光中,那些熟悉的街道、親切的麵孔、熾熱的文字,讓他的淚水再次奪眶而出。他知道,自己背負的不僅是一場比賽的勝負,更是整個家鄉的足球夢想。擦乾眼淚,他打開筆記本,在扉頁寫下:“為南島而戰,下一次,我要讓世界聽見我們的聲音。”
就在這時,艾瑞克突然拍了下紀風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與驚訝:“紀風,快看看,網上都在討論咱們仨呢!說咱們是‘07黃金一代’,還在爭論咱們有沒有打破國家隊最年輕出場記錄。”
紀風回過神來,放下手機,湊過去看艾瑞克的平板電腦。屏幕上,球迷論壇裡的討論熱火朝天。一位資深球迷寫道:“今天紀風、林宇軒和艾瑞克的表現太驚豔了!他們可都才17歲,之前最年輕的趙旭日18歲零4天才登場,這次紀錄鐵定被打破了!”
紀風心中一動,他打開手機搜索引擎,輸入“中國男足國家隊最年輕出場紀錄”,搜索結果瞬間彈出。趙旭日在2003年12月7日對陣韓國隊的比賽中,以18歲零4天的年齡登場,此前一直保持著最年輕出場紀錄。紀風把手機遞給艾瑞克,難掩激動:“看來咱們真打破記錄了!17歲就代表國家隊出戰世預賽,這是榮譽,更是責任。”
艾瑞克點了點頭,眼神堅定:“沒錯,這隻是個開始。今天的比賽讓所有人看到了年輕球員的實力和鬥誌,未來,我們要創造更多輝煌。”
兩人的對話吵醒了旁邊的林宇軒,他揉著惺忪的睡眼,打了個哈欠:“你們倆說啥呢?什麼記錄?”
紀風把手機遞給他,簡單解釋了一番。林宇軒看完後,興奮地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真的?那咱可太牛了!下次比賽,我肯定跑得更快,突破得更多,多給你們創造機會!”說著,他攥緊了拳頭,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車廂內的氣氛漸漸熱烈起來,其他隊友也紛紛加入討論。有人為他們打破紀錄感到驕傲,也有人鼓勵他們不要滿足於此,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在這熱烈的氛圍中,比賽失利的陰霾似乎也漸漸散去。
大巴緩緩駛入酒店停車場,球員們陸續下車。紀風抬頭望向酒店的高樓,深吸一口氣。今晚,他們創造了曆史,但這僅僅是個開始。未來,他們要在國家隊的賽場上創造更多屬於自己的輝煌,讓所有人都記住他們的名字,記住這股來自中國足壇的青春力量。
喜歡逐夢綠茵:天才少年的榮耀之路請大家收藏:()逐夢綠茵:天才少年的榮耀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