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京城追夢:綠茵場上的新征程_逐夢綠茵:天才少年的榮耀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逐夢綠茵:天才少年的榮耀之路 > 第208章 京城追夢:綠茵場上的新征程

第208章 京城追夢:綠茵場上的新征程(1 / 2)

清晨七點,晨光裹挾著蟬鳴透過紗簾鑽進行李間。紀風伸手拍停床頭震動的鬨鐘,金屬外殼還帶著昨夜空調的涼意。他翻身坐起時,床架發出輕微的吱呀聲,目光掃過斜對角床鋪——艾瑞克用被子蒙住腦袋,卷發像團亂草從被角探出;林宇軒仰麵朝天,遊戲手柄還攥在手裡,屏幕幽幽的藍光早已熄滅。

"該起床了。"紀風第三次推搡艾瑞克時,法國少年含糊地吐出半句中文:"再睡五分鐘..."他無奈搖頭,輕手輕腳拉開衣櫃,取出熨燙平整的白色襯衫。鏡中少年領口處還沾著昨天故宮朱牆上蹭到的紅漆,這讓他想起昨日在太和殿前仰頭時,飛簷上蹲獸在烈日下投下的斑駁陰影。

南島的陽光仿佛突然穿透記憶照進房間。每逢父親去省城開會,母親總會在他返校前塞滿行李箱:用芭蕉葉包著的椰絲糕,醃得金黃透亮的鹹魚乾,還有奶奶親手縫製的驅蚊香囊。此刻他摩挲著襯衫口袋裡皺巴巴的購物清單,那是離家前奶奶戴著老花鏡,用圓珠筆在掛曆背麵列的:"給三叔帶稻香村,大姑要兔兒爺,堂弟喜歡糖人..."

洗漱台的水龍頭流出帶著鐵鏽味的涼水,紀風掬起一捧拍在臉上。鏡中倒影漸漸清晰,他注意到眼下淡淡的青影——昨夜艾瑞克非要拉著他教中文遊戲術語,林宇軒則在旁用手機播放著故宮講解視頻。水流衝刷聲裡,他突然想起爺爺總說的話:"出門在外,禮數周全才像紀家的孩子。"

換好鞋推開宿舍門時,走廊儘頭的電子鐘顯示723。北京的清晨裹著槐花的甜香撲麵而來,樓下早餐車的蒸籠正騰起白茫茫的霧氣。紀風繞過踢毽子的大爺大媽,特意避開油條攤飄來的香氣——大姑有糖尿病,得找家無糖點心鋪。

王府井步行街的玻璃幕牆折射著朝陽,紀風在老字號"稻香村"門前駐足。深褐色的實木櫃台後,老師傅正往油紙包裡碼放棗泥酥,秤杆隨著動作輕輕搖晃。"您這有木糖醇的點心嗎?"他話音剛落,身後傳來熟悉的京腔:"喲,小夥子孝順啊!"轉頭看見位戴金絲眼鏡的大爺,手裡提著印著"內聯升"字樣的布包。

在大爺熱情的指點下,紀風不僅找到了無糖專區,還發現了專為南方人改良的低糖款。他想起外婆總抱怨北方點心太甜,便每種口味各要了半斤,又特意讓店員用傳統油紙包了三層,外麵捆上紅絲帶。"給老家親戚帶的?"收銀的阿姨笑著問,"再加盒茯苓餅吧,老北京的老禮兒。"

購物袋漸漸壓得手腕發酸時,紀風拐進旁邊的工藝品店。玻璃櫃裡的兔兒爺形態各異,有的騎著老虎威風凜凜,有的抱著大石榴憨態可掬。他想起堂弟最愛聽《西遊記》,便挑了個手持金箍棒的彩繪兔兒爺,又為表姐選了個簪花仕女造型的小擺件——表姐在南島當美術老師,總說喜歡北方的傳統工藝。

路過一家古玩店時,檀香味突然勾住了腳步。櫃台裡陳列的青花瓷瓶讓他想起爺爺書房裡那隻缺了口的茶盞,老人總說那是祖上傳下來的物件。店員介紹著眼前的景泰藍鎮紙,銅胎上的纏枝蓮紋在陽光下流轉著寶藍色的光。紀風想起爺爺批改文件時,總愛用鎮紙壓住被海風吹散的草稿紙,便咬牙買下最小的那對。

手機在褲兜裡震動,是母親發來的微信:"給你爸帶盒好茶葉,他最近總咳嗽。"紀風這才想起街角那家吳裕泰茶莊,推門時銅鈴叮咚作響。茶香混著炒貨的焦香撲麵而來,他學著昨天在南鑼鼓巷看到的樣子,要了兩罐茉莉花茶,又加了半斤玫瑰餅——這是給最愛甜食的小姨準備的。

日頭爬上中天時,紀風在護國寺小吃街的樹蔭下稍作休息。麵前的石桌上擺著新買的六必居醬菜,脆生生的黃瓜條泡在琥珀色的醬汁裡。他摸出手機拍照,鏡頭裡醬菜瓶上的燙金字和遠處的鼓樓飛簷重疊,突然收到奶奶的語音:"風風彆累著,給自己也買點喜歡的。"

這句話讓他愣了神。記憶突然閃回初三那年,父親去北京開會帶回的故宮日曆,他曾對著畫滿宮貓的頁麵發呆到深夜。此刻他望向街對麵的文創店,櫥窗裡陳列的千裡江山圖膠帶正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光。

推開店門,風鈴發出清脆聲響。貨架上琳琅滿目的文具讓他挪不開眼:印有故宮窗欞紋樣的筆記本,以《清明上河圖》為靈感的書簽,還有可以定製刻字的鋼筆。他摩挲著一支筆杆刻著"自強不息"的簽字筆,想起自己在國家隊訓練時寫訓練日誌的本子,最終挑了同款黑色鋼筆——這是給自己的禮物。

正午的陽光炙烤著柏油路,紀風抱著塞滿禮物的紙袋走進一家麵館。蒸騰的熱氣裡,他望著師傅將抻得透亮的麵條甩進滾水,突然想起南島老家的海鮮麵。當碗裡堆成小山的炸醬麵端上桌時,他特意讓老板多加了黃瓜絲——這是給總嫌蔬菜不夠的母親的試吃報告。

筷子挑起裹滿醬汁的麵條,紀風的手機又震動起來。家族群裡,三叔發來語音:"小風啊,給你爸帶瓶二鍋頭!他總念叨想嘗嘗正宗的..."窗外蟬鳴漸盛,他一邊應著,一邊在購物清單上又添了幾筆,盤算著下午還要去牛街買清真糕點,給在清真寺工作的表舅捎些特色吃食。此刻的他尚未察覺,自己的影子已經在陽光裡拉得很長,像條蜿蜒的線,一頭係著京城的繁華,一頭連著南島的海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七月流火,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吞吐著熙熙攘攘的人潮。邱錦書將黑色漁夫帽壓至眉眼,帽簷幾乎與口罩上沿貼合,僅留出鼻梁處窄窄的縫隙。深灰色連帽衛衣鬆垮地罩住她纖細的身形,衣擺垂至大腿中部,刻意收緊的抽繩幾乎勒進鎖骨,外搭的卡其色風衣皺巴巴地裹住全身,拉鏈頂端彆著一枚貝殼胸針——那是三年前全國初中生足球聯賽的紀念品。

行李箱滾輪碾過地麵的聲響混著機場廣播的電子音,她的腳步不自覺頓了頓。三年前的場景在腦海中閃回:作為北京四中學生會會長,她在全國初中生足球聯賽的後台,給滿臉汗水的球員們分發礦泉水。那時的她怎麼也想不到,人群中那個仰頭喝水、喉結滾動的少年,會在後來的日子裡,成為她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那個女生好特彆!”“雖然裹得嚴實,但身材比例絕了!”細碎的議論聲從斜後方傳來。邱錦書下意識加快腳步,工裝褲口袋裡的手機突然震動——是組合成員金雪發來的首爾街頭直播鏈接,背景音裡隱約傳來喧鬨聲。她剛要將手機塞回包裡,前方接機口突然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尖叫。isefive!邱錦書姐姐!”數十個舉著粉色燈牌的身影從拐角湧來,燈牌上“錦書最閃耀”的字樣在陽光下刺得她眯起眼。邱錦書渾身血液瞬間凝固,轉身混入人群時,帆布包帶纏住了書店貨架,《全球抗疫紀實》的書冊嘩啦啦散落。她彎腰撿拾時,封麵上“邱鶴鬆教授抗疫手記”的字樣讓她指尖發顫——那是爺爺去年出版的著作,記錄著抗美援朝老兵、醫學教授雙重身份下的戰疫曆程。

恍惚間,她想起疫情最嚴峻時,爺爺作為醫學專家奔赴一線的場景。國奧隊集訓期間,隊員們高強度訓練下傷病頻發,爺爺主動前往隊裡為隊員看診。那時的她在韓國緊張地準備出道演出,隻能通過新聞了解國內的情況。她記得報道中提到,一位來自南方的年輕球員因水土不服突發高燒,正是爺爺連夜調配藥方,讓球員很快恢複健康,重返訓練場。

粉絲的呼喊聲越來越近,“錦書看這邊!”“我們等了三個小時了!”她攥著書躲進書架後,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混著貨架上cd播放的韓語歌。手機再次震動,李叔的消息彈出:“我在三號口,看到穿卡其風衣的你了。”

鑽進黑色轎車的瞬間,邱錦書幾乎是跌坐在座椅上。李叔透過後視鏡打量她,鬢角的白發在陽光下泛著銀光:“丫頭,你這打扮比我們執行任務還嚴實。”車載廣播突然切入體育新聞:“國奧隊今日開啟集訓,隊員們正以飽滿的狀態投入訓練……”她望著窗外快速後退的街景,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漣漪。

車子駛上機場高速,邱錦書望著窗外倒退的白楊發呆。記憶如潮水漫過首爾那家炸雞店——霓虹燈牌在玻璃上投下破碎的光,她抱著練習冊撞進個背著足球包的身影。雖然已經刻意不再想起,但那個少年燦爛的笑容還是會時不時出現在她的腦海裡。

“到家啦!”李叔的聲音打斷回憶。軍事家屬區的紅磚牆爬滿淩霄花,邱錦書拖著兩個塞滿巡演紀念品的行李箱,裡麵有悉尼的貝殼風鈴、首爾的韓服手辦,還有特意為爺爺挑選的抗美援朝主題紀念徽章。推開家門的刹那,消毒水混著糖醋排骨的香氣撲麵而來,玄關處擺放著爺爺的老花鏡和父親的作戰靴。

“錦書!”母親王洋從書房衝出來,考古服上還沾著泥土,眼鏡腿上掛著放大鏡。父親邱建國係著圍裙從廚房探出頭,手臂上的傷疤在陽光下泛著淡粉色——那是他在武警特戰中隊執行任務時留下的印記。而客廳沙發上,穿著洗得發白軍裝的邱鶴鬆正翻看著《柳葉刀》,胸前的抗美援朝紀念章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爺爺!”邱錦書撲過去時,行李箱裡的貝殼風鈴叮當作響。老人布滿皺紋的手撫過她的發頂:“瘦了,在外麵吃苦了。”茶幾上擺著她曆年的演出海報,母親端來切好的西瓜:“你爺爺上個月還在社區講座上,放你的演唱會視頻當‘文化輸出’案例呢。”

飯桌上,父親往她碗裡夾了塊最嫩的排骨:“你爺爺前陣子去國奧隊給隊員看診,還說現在的年輕人訓練真拚。”邱鶴鬆推了推老花鏡,語氣中帶著欣慰:“有個21號的南方小夥子,發燒到39度還惦記著訓練,我給他開了幾副中藥,現在恢複得不錯。”

邱錦書低頭扒著飯,喉嚨突然有些發緊。她想起巡演時在悉尼暴雨中的舞台,當燈光熄滅的刹那,心底湧起的那份孤獨與堅持。此刻,聽著家人的話語,看著爺爺慈祥的麵容,她突然覺得,無論在舞台上多麼閃耀,家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而那個記憶中的少年,或許也在綠茵場上,為著自己的夢想奮力拚搏。


最新小说: 卻將萬字平戎策 神級選擇:從苟在魔門當人材開始 再嫁謝謝餘生有你 少女調查員與神經質助理 喋血明末,白虎戰神崛起錄 宇宙級網遊:我能帶飛全球 易川說 投喂病弱男配 被逐出家門後,暴君撿了我當寶 玄幻:神級占卜,我能每日十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