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有了住處後,這些人自然而然就開始思考食物的來源。
一開始他們捕捉森林和附近的野生動物,但這並不能長久。
不過還好在今天的時候,有人找到了一種速生可食用植物。
這並非他們運氣好,而是這種植物來源於張恩置入世界的資源卡片。
這張資源卡片,來源於學校的補助。
畢竟在前期世界荒涼的情況下,所有文明之主都要考慮自己文明種族的食物問題。
單靠動物肯定不行,而一年一收或兩收的可食用植物也不行。
因此就有了這種能在三十天內快速成熟的可食用植物應運而生,並且被做成了資源卡片,送入到每一個星球的每一個高中內。
大抵普通家庭出身的文明之主,最開始自己的文明種族賴以為生的糧食都是這一類速生可食用植物。
是的,一類。
這種類型的植物是被劃分為一個大類,有成千上萬不同的品種。
畢竟人類文明在邁入文明之主時代至今數千年,出現了太多文明之主,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大佬無聊的時候研究一下這些東西。
不僅僅品種繁多,甚至口味都千奇百怪。
因為你永遠不能低估一個人在無聊的時候都能做出什麼,也永遠不能低估一個人的腦洞。
就連樹生肉和‘草魚’這種植物都能被捏出來,還能一個月一收,就可以想到那些大佬們是有多麼的無聊和時間充裕了。
回到張恩的世界。
在解決住房和食物的難題後,這三十萬人的生活便步入了正軌。
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思考起來其他超出生存範圍的問題。
比如製度,比如自己的名字,比如他們腦海中得到的知識。
作為特殊調製的人類,他們天生動手能力強,並且善於思考。
有人提出了要成立一座城市——沒錯,是城市。
得益於他們血脈中傳承的記憶,像是城市這種概念他們天然就具備。
而現在三十萬人居住的這些建築,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座巨大的城市。
“大家好,我是‘明’。
距離我們建造這座城市,發現和種植‘粟’已經過去了三天。
這三天裡,我想了很多,所以有了今天在這裡和大家的交流。”
在這座很難被稱之為城市的‘城市’中心,一個人站在一座木頭搭建的台子上,用木頭刻出來的大喇叭擴音,聲嘶力竭的大喊。
四周聚集了近三十萬人,卻沒有人喧嘩,更沒有人搗亂。
安靜秩序,如同機器。
這三十萬人如此秩序,自然不是單純的人種原因所能解釋的,而是因為張恩利用永動齒輪製造的秩序在影響著他們。
“我們並非野獸,生存並非我們的全部。
我們是人類,我們不應該過著原始蒙昧的生活。
我們要建立屬於我們的城市,我們要創造屬於我們的文明!”
哪怕是有木頭做的大喇叭擴音,‘明’的聲音依然無法讓全部人聽見。
因為人太多了,三十萬人聚集在四周,僅憑這個原始的木頭喇叭,根本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聽清楚他講什麼。
不過沒事,聽到的人會和沒聽到人轉述他說的內容。
台子上,‘明’還在大聲嘶吼著,動員所有人和他共同建造城市。
這種特殊調製的人類血脈中有著知識的傳承,雖然其中沒有什麼珍貴資料,但許多基礎的東西都被添加其中。
他們知道什麼是城市,他們也毫無意外的被‘明’說動。
於是在短暫的沉默後,人們此起彼伏,舉起了胳膊。
“建城!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