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人類文明掌握的星球和每個星球上的人口數量,每年都有至少萬億文明之主覺醒,這個數量……很大,非常大,大的驚人。
單靠現有的星係和星球,根本不可能安排下這麼多文明之主。
至於開拓新的星係,由於混沌種的存在,付出遠大於收益。
因此開拓新世界,然後將文明之主安排到新世界內管理世界,就是個很好的選擇了。
但以人類文明高層的推算,以各個勢力開拓新世界的速度,再過幾百年就跟不上增長的文明之主數量了。
為此,人類文明議會開過不下上百次會議,討論解決辦法。
呼聲最高的,就是繼續縮減每年的文明之主覺醒份額。
不過這個提案對普通人的損害太大,必須要全體超階文明之主到齊後才能表決同意。
問題是超階文明之主中有不少對人類文明已經不是很在意了,祂們探索虛空,入主了其他超能級世界。
因此基本不可能全部人到齊,更不用說表決。
所以這個提案,隻能拖著。
這倒不是程序問題,純粹是因為要照顧超階們的麵子。
哪怕人家已經不關心這個宇宙的情況了,但是——超階不可辱。
就跟宇宙內的情況一樣。
混沌種的力量雖然強,但超階們一擁而上,還是能清理掉,順便把宇宙重新調整一遍。
但是,超階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混沌種內也有堪比超階境界的末日至尊,真要清理,耗時太長,還有可能遇到危險。
與其如此,還不如放任混沌種的存在,反正這些混沌種也不可能毀滅人類文明。
至於探索宇宙,讓人類文明遍布整個宇宙——什麼,這很有意思嗎?
探索孤寂冰冷的星空,哪裡比得上在虛空尋找新的世界,遊曆不同的文明。
至於普通人?
難道十二萬九千六百個星係不能滿足他們?
正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以及超階文明之主們對本宇宙的不熱心,於是保持了現在的狀況。
而這些,都記錄在樹皮書裡。
將這些說隱秘算不上隱秘,說流通那就更不可能流通的消息寫出來,【忒修斯之船】的意思很明顯,讓學生們不要過度關注本宇宙內的事情。
諸天萬界風光無限,誘惑無限,風險無限……
這才是他們這些進入十大的學生該考慮的目標,而不是將目光局限在腳下的小小宇宙。
他們的未來,是萬界諸天。
“萬界諸天,無限世界。
嗬嗬,確實,和這真正無限之數的世界相比,腳下的宇宙就太過渺小了。”
將書裡所有內容看完後,張恩如此說道。
他進行過一次界外入侵,雖然隻是入侵了一個很普通的沒落世界。
但那種吞噬世界,收割資源的感覺他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賺知識點啊。”
在【忒修斯之船】內,學生們賺取知識點的方法不少。
但各類方法裡,最普遍也是最主流的一種,就是接取學校發布的世界任務。
世界任務便是各類探索世界、入侵世界的任務,這類任務數量大、獎勵高,缺陷則是風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