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這樣簡單的樂譜,兩人錄起來十分吃力。
餘和同在演唱的時候,無論是技巧,還是音質,包括音準,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最大問題也出現在這裡。
他唱不出這首歌裡所蘊含的意境。
空有技巧,空有樂感,有空聲音。
沒有韻味。
蘇小武在玻璃鏡前,拉下設備,忍不住歎氣:“先停一停吧。”
果然。
沒有那樣的閱曆,沒有那樣的經曆,是唱不出其中的韻味的。
就像林俊傑。
他的唱功很厲害了,他寫的歌也牛逼吧。
但就這樣的歌手,在翻唱某些歌的時候,也是一言難儘。
比如毛不易演唱《像我這樣的人》的時候,唱儘心酸,唱儘年輕人的掙紮,唱儘碌碌無為的感覺。
而林俊傑在演唱《像我這樣的人》的時候,那簡直是唱的……什麼玩意兒啊!
他分明是在唱《像我這樣牛逼的人》!
他唱出來的意境是,老子要是在樂壇唱不好歌,就得回家繼承財產!
這……就是“意境”,這……就是另一種韻味的說法。
但也不是沒有人能翻唱出另一種特殊韻味的人。
還拿毛不易舉例,他的八杯酒《消愁》,唱儘人情冷暖,敬明天,敬自由,敬死亡,敬一切。
但老狼翻唱的時候,一開口全是故事,一開口滿是滄桑。
可以說是完美的翻唱典範,他的聲音永遠披著一件白色襯衫。
如果說毛不易唱的時候是特彆的心酸,則老狼唱的是已經看開了,看淡了這個世界一切的淡然,有的隻是歲月的滄桑。
這些東西……沒有足夠的閱曆,是很難表達出來的。
尤其是在共情方麵。
《送彆》這首歌,翻唱的人很多,小學音樂課本就教了,那個時候天真的他哪裡懂得這首歌曲裡所描繪的東西,隻覺得朗朗上口,好聽,歌詞也好記。
但隨著年齡的越來越大,他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止不住的心酸。
尤其是在聽到樸樹版的《送彆》時,他看著視頻,聽著樸樹那顫抖的聲音,看著樸樹再難掩哽咽掩麵痛哭的時候,他也會忍不住落淚。
樸樹的共情能力之所以這麼強,和他的經曆分不開。
他樂隊的一人因病過世,但生病的時候需要用到很多錢,所以他接了商演,但人還是走了,很無奈,很渺小,很傷感。
所以他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完全唱出了對知己離去的無奈。
在這樣的共情之下,唱功什麼的,根本不夠看。
“學弟……”
出來的時候,餘和同眼眶明顯有些發紅。
不知道是因為沒錄好歌的原因,還是這首歌給他的觸動深的原因。
蘇小武擺擺手:“沒事,時間來得及,這兩天你先在家裡繼續好好練習這首歌,裡麵的意境你自己去體會去感受,有些事情我幫不了你。”
餘和同點點頭:“學弟……如果我真的唱不出來裡麵的那種味道怎麼辦?”
蘇小武看了他一眼,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但現在這個問題被擺在明麵上了。
他表示,《送彆》這首歌,絕對不可能以半成品的方式發布。
……
……
第二更到,嗚嗚嗚,我自來也保底了……藍瘦香菇,有安慰獎嗎?比如月票推薦票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