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不用不用!”
李言擺了擺手,繼續著自己的話題。
用手指著那塊綠色的主板,“所有的東西,都在這上麵。核心是這塊芯片,台灣聯發科MTK的解決方案。它把手機核心功能都集成好了,市麵上叫它‘公板’。”
“這意味著什麼?”李言環視他們,“意味著造手機的技術門檻,已經被打沒了!不需要我們自己去研發通信協議、寫底層代碼。我們要做的,就是組裝!”
他把主板推過去,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這塊板子,華強北有的是代理商賣,一片不到200塊!”李言拋出了第一個重磅數字。
李姐倒吸一口涼氣,她是管采購的,對這個價格極其敏感。
“再加上這塊屏幕,”李言指著拆下來的屏幕,“40塊。電池,20塊。攝像頭,30塊。喇叭、聽筒、鍵盤、外殼所有這些零零碎碎加起來,不會超過100塊錢!”
他拿起計算器,飛快地按著。
“板子200,其他配件不到100,總成本可能不到300塊!而它賣800多!這裡麵的利潤空間,超過100%!”
張姨扶了扶眼鏡,下意識地反駁:“小言,賬不能這麼算,還有人工、水電、損耗…”
“張姨您問到點子上了!”李言打斷她,語氣更加快速了一些。
“就算加上人工、水電、稅費,一台的成本我往高了算,撐死350塊!而且一旦采購量上來,價格可以進一步的壓縮到300以下!我們批發給渠道商,不用賣800,就賣500塊!一台,我們就能淨賺150塊!”
他目光有些審視的地看著三位元老:“我們現在做電話機外殼,一台賺多少?一塊?還是兩塊?我們要做多少台,才能賺到這150塊?”
如今的廠裡的訂單,是“金聲電子”的訂單,即便做完,淨利潤也不到7%,且尾款結算周期長,大家心裡都有數。
辦公室裡鴉雀無聲,隻有窗外注塑機的轟鳴隱隱傳來。
這個數字對比太震撼了。
三叔作為生產主管,盯著這台被拆成零件的手機,眉頭緊鎖,內心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隻是一時半會還沒有轉過念頭來。
李言沒有多少時間浪費在統一思想上。
他繼續說道。
“第一,外殼!這是我們的老本行!注塑車間現成的!天語這個外殼太醜,我們可以做得更漂亮、更輕薄、顏色更炫!這部分成本我們能控製得比他們還低!”
“第二,組裝!把買來的屏幕、電池、攝像頭,接到買來的主板上,然後套上我們自己做的新外殼。這和我們現在組裝電話機電路板,有本質區彆嗎?沒有!隻是東西更小一點,更需要細心一點!”
“第三,測試!開機試試能不能亮屏,打個電話試試通不通話,按按鍵盤靈不靈光。這很難嗎?不難!”
李言身體前傾,雙手撐在茶幾上,目光如炬地看著三位被他一番數字和邏輯衝擊得有些發懵的管理層。
“方案很簡單!外采核心主板,自製優勢外殼,利用現有人力進行組裝和測試。”
“我們唯一的風險,就是墊錢去買第一批主板和配件。但這都不是什麼問題!”
李言站起身來,沉吟片刻說道。
“你們記一下,我做如下部署...”
“李姐,您路子廣,去華強北找MTK的代理談談。”
“三叔,您手藝高,帶技術員研究一下怎麼把這堆零件又快又好地裝起來,定個規矩。”
“張姨,您把賬算清楚,我們把錢,用在刀刃上。”
他最後拿起那台被拆散的天語A615,像舉起一麵旗幟。
“這東西,沒什麼神秘的。它就是我們廠擺脫困境,走向發財的唯一機會。乾的不是高科技,是性價比,是速度!”
李言說完,辦公室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三叔看著那些零件,眼神不再是懷疑,而是開始盤算如何安排工位。
李姐則在心裡飛快地計算著采購成本和渠道。
張姨的算盤珠子仿佛已經在心裡劈啪作響。
危機之下,一個清晰、有利可圖且看似可行的方案,擁有了最大的說服力。
“最後!我再說幾句...”
李言敲了敲桌子,麵上沒有了剛才的向大家解釋的和氣跟溫潤表情,而是一張有些略顯冷漠的臉。
“接下來的一切。我說!你們做!順利做完這一批,我給大家發獎金,起步半個月工資!”
“但醜話說在前麵,接下來,不要質疑我的決定!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