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預想的產品本身殺手鐧有4個。
對於後世來說,隻是非常非常低級的一些手段,但是放在這個時間來說,已經可以算的上是降維打擊了。
1.“極光”鍍膜工藝,也就是已經跟模具廠還有外包廠談好的事情。
這一部分的總成本,已經來到了7萬元。
2.“金剛”外放係統研發:
雙揚聲器結構設計、音腔設計、音頻驅動算法修改。
這一部分,李言已經花了8000塊錢,外包給了專門做這個的軟件工程師。
3.預裝TF卡:
用一台電腦和一個多合一的TF卡讀卡器,批量地將下載好的幾十個JAVA遊戲(.jar文件)複製到每一張TF卡的根目錄或特定文件夾。
同時下載好了上百首最新最火的MP3歌曲。
這一部分的成本也不算高,畢竟是批發價。
4.“星光”呼吸燈設計:
新增LED燈帶、驅動電路設計、模具修改。
這一部分的原材料采購,包括成本,來到了1萬塊錢。
時間:2007年11月18。
李言此時已經正在跟采購還有財務,在辦公室裡拿著報價單計算著成本了。
前期的事情,大家完成的都相當不錯。
MTK主板方麵,已經談下一家代理商,同意提供30天賬期,單價140/片。
李言批了1萬定金過去。
屏幕找到一家國產屏供應商,27/片,可提供15天賬期。
&nAh,現金結算。
其他配件包括攝像頭、外殼套料,鍵盤/側鍵、喇叭等都找到了性價比最優的供應商,部分爭取到短賬期。
那麼如今的成本就差不多已經計算出來了。
李言看著手裡的紙張。
原先統一思想的時候,粗略計算大概的成本是在280左右元一台。
而如今由於做出了一些差異化的設計跟材料,使得如今拿到報價單之後,詳細的真實成本已經來到了328元一台。
不過這個增幅完全在可接受範圍內。
李言壓根沒有去挑戰最昂貴的核心部件,例如主板、屏幕,而是集中在外觀、聲學、軟件和配件這些“性價比極高”的體驗環節。
原本計劃批發價588元,利潤率已經很高。
現在成本增加到328元,如果維持588元的批發價,每台利潤依然達到了260元
憑借這些碾壓級的差異化賣點,李言完全可以將批發價定得更高。
即使他將批發價提高到658元,相比像是天語、金立等批發價500左右的公模機,經銷商仍然會瘋狂搶貨,因為零售端可以賣到800以上且供不應求。
但是!
李言暫時不打算將批發價定的過高,因為自己如今最大的目的就是打開下沉市場,儘快的積累資金,好為今後真正的智能手機鋪平道路!
現在的這些蠅頭小利,李言不是看不上,而是覺得,暫時要以價格跟利潤,來換取銷售跟打開市場的空間。
李言暫時將批發價格定在了478元,而零售價則是定在了638元一台!
這樣還是給批發商留下了足夠的利潤空間,並且視批發商或者代理商的規模而定,批發價格也是會一路下降的。
要知道如今市場上的除了諾基亞或者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品牌,國產品牌手機的售價,大概也是在800元以上的!
這個價格是李言精心設計過的。
李言搶占的,就是如今在農村跟下沉市場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山寨機的市場!
用正規手機的做法,用超前的營銷手段,用大資金的廣告投入,來搶占下沉市場!
...
時間:2007年11月28日。
星辰電子廠內,一種大戰將至的緊張與興奮氣氛彌漫在空氣中。
所有前期準備的物料都已到貨,堆放在劃定的“手機物料區”。
李言設計的那套“極光”模具,在經過T1(第一次試模)的微調後,也已正式入駐注塑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