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小跑著上台,接過信封時手都有些發抖。
他原本是生產線上的員工,後來主動申請轉崗到銷售部。
當他打開信封,看到裡麵的四千元時,差點沒叫出聲來。
“小吳,”李言微笑著說,“你轉崗銷售的第一個月就表現出色,這是你應得的。繼續努力!”
“謝謝李總!我一定會的!”吳強激動得連連鞠躬,台下響起善意跟羨慕的笑聲。
頒獎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每個員工都拿到了自己的獎金。
最後,李言總結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明年,我們的目標是月銷量突破五萬台!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我相信一定能做到。到時候,獎金隻會比現在更多!”
食堂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工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互相比較著各自的獎金,討論著這筆意外之財該怎麼花——給老家寄一些,給孩子買新衣服,或者存起來將來回家蓋房子。
李言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事業有成的欣喜。
前世自己雖然也帶著團隊,但是實際上也隻是一個管理崗位而已,還不曾有過這種完全帶領一個公司或者工廠發展的概念。
一個月前,他還是個剛剛接手爛攤子的“廠二代”,如今已真正成為這個廠的領路人。
這種轉變,這種成就感,這種看著手底下員工對自己的崇拜跟感激,是很多東西無法給予的。
隨後的半個月裡,“星辰S1”的銷售勢頭有增無減。
電視廣告的效應開始深度滲透到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第一批用戶的口碑也開始發揮作用。
在山東一個偏僻村莊裡,老劉成了星辰手機的“活廣告”。
自從買了那台“烈焰紅”,他走到哪都有人問起這部手機。
“老劉,你這手機真能三天不充電?”同村的老李蹲在地頭,好奇地打量著老劉彆在腰間的手機。
“那還有假?”老劉得意地掏出手機,“你看,昨天早上充滿的,現在還有兩格電!聲音還大,我在最那頭的地裡都能聽見鈴響。”
老李嘖嘖稱奇:“我那部天語,一天就得充一次,聲音還小,經常漏接電話。多少錢買的?”
“799,鎮上王姐手機店買的。還送一張卡,裡麵存了好多歌和遊戲。”老劉熟練地展示著手機功能,呼吸燈在傍晚的昏暗中格外醒目。
三天後,老李也騎著自行車去了鎮上,帶回一部一模一樣的“烈焰紅”。
又過了一周,村裡已經有了六部星辰手機。
這種熟人社會的口碑傳播,雖然緩慢卻極其有效。
在湖南長沙,手機批發商周老板的店鋪裡,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以往都是他拚命向鄉鎮零售商推銷各種機型,現在卻經常有人上門指名要“星辰S1”。
“老周,還有星辰S1嗎?再給我調二十台。”一個縣城的零售商一進門就嚷嚷道。
周老板從賬本中抬起頭,苦笑一聲:“劉老板,你也看到了,我這都快被搬空了。現在要貨得預訂,三天後才能到。”
“這麼緊俏?那你先給我登記上,二十五台,不,三十台!年底了,打工的都回來了,肯定好賣。”
周老板一邊登記一邊說:“這手機利潤是高,但也太搶手了。廠家那邊說訂單排到兩周後了。”
“是啊,廣告打得凶,機器本身也不錯。”劉老板壓低聲音,“聽說他們還在省衛視打廣告?這可是大品牌才玩得起的啊。”
周老板點點頭,心裡盤算著要不要再增加訂單量。
他做手機批發這麼多年,很少見到這麼火爆的機型,尤其是對於一個剛剛冒頭的新品牌。
這種場景在全國各地的手機批發市場不斷上演。
星辰S1憑借其突出的性價比和精準的廣告投放,迅速占領了下沉市場。
半個月內,工廠又接到了約五千台新訂單,總訂單量達到了接近4萬台。
而這,還僅僅隻是1月半個月多一點的訂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