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一月下旬,星辰S1的銷售呈現出爆炸式增長。
李言追加的50萬營銷預算發揮了巨大作用:
廣告轟炸開始見效。
縣級電視台的垃圾時段廣告雖然製作粗糙,但反複播放的效果驚人。
“星辰S1,聲音最大電量足!“的廣告語成了許多縣城家喻戶曉的順口溜。
在河南某縣,甚至有小學生在課間模仿廣告中的台詞和動作。
地推團隊在汽車站和年貨市場的宣傳也收獲頗豐。
許多返鄉務工人員剛下長途汽車,就被星辰手機的宣傳單吸引:“這手機看起來不錯,正好回家給老爸換一個。“
而渠道方麵,也因為過年的緣故,開水瘋狂囤貨。
李姐的銷售團隊每天接到無數催貨電話。
許多渠道商甚至帶著現金直接來到廠裡,就為能優先拿到貨。
“李總,再加五百台吧!我錢都帶來了!“一個湖南的渠道商幾乎是在哀求。
麵對這種狀況,李言不得不在會議上宣布:“從現在開始,嚴格執行訂單排隊製度,款到才排隊,不接受口頭預訂。“
到一月底,星辰S1的累計訂單達到了驚人的6萬9千台。
其中已發貨6萬5千台,剩餘訂單排期到了年後。
財務總監張姨拿著最新的財務報表,手都有些發抖:“李總,按照每台478元的批發價,7萬台就是3346萬的銷售額。扣除每台328元的成本,利潤達到了1050萬!。“
她繼續核算:“再扣除廣告投入約八十萬,人員工資獎金和其他開支約五十萬,淨利潤達到920萬左右。“
這個數字讓所有管理層都驚呆了。
一個月賺920萬,這在過去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言手裡夾著一支煙,接過張姨遞過來的財務報表,內心自然也不會如同表麵上這麼的自如。
月入920多萬,這是什麼概念?
而更不要提如今依舊還在爆炸式增長的訂單,更不要提李言心目中智能手機的廣闊市場!
前世的自己已經算的上是中產階級,吃過見過不少好東西,也偶爾瞥見過稍微上層一點的風景。
但是此時輪到自己月入920多萬,而且後續肯定還會更加的多的時候,內心怎麼可能沒有波瀾呢?
而且儘管星辰S1在特定市場取得了成功,但放在2007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大格局中看,六萬台的月銷量還隻能算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要知道如今國內品牌的市場表現,可不是如今的星辰S1能夠碰瓷的。
天語手機作為如今的國產手機龍頭,月銷量約在80100萬台,主打性價比和渠道下沉。
金立手機的月銷量則是約5060萬台,注重品牌建設和廣告投放。
中興、聯想憑借運營商渠道和技術積累,月銷量各約3040萬台。
其他二三線品牌如夏新、波導等,月銷量在1020萬台不等。
如今月銷量在6萬多的星辰手機,算什麼?
小卡拉米罷了~
不過,星辰S1的異軍突起也已經開始引起了一些同行的注意。
在天語手機的產品部,幾個工程師正在拆解一台星辰S1。
“這設計有點意思,鍍膜工藝做得不錯。“
“雙揚聲器是個賣點,成本增加不多,但效果明顯。“
“他們這廣告打得很精準啊,專門針對縣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