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並非單指某座山峰,而是巴蜀群山的詩意統稱。
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青城山與峨眉山這對“蜀中雙璧“。
前者靜臥都江堰西南十六公裡處,三十六峰如蓮花綻放,終年雲蒸霞蔚,被道書列為“第五洞天“;
後者則雄踞樂山市境內,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金頂佛光與珙桐花海交相輝映,恰似普賢菩薩手中的琉璃寶鏡跌落凡塵。
而黃棣要去的地方,在瓦屋山。
位於華夏蜀省眉山市洪雅縣境內,因山形似一座瓦房而得名,景區麵積約700平方千米,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地質公園。
瓦屋山還是道教的發源地,漢代張道陵在瓦屋山創建了五鬥米教並留下《張道陵碑》。
地址是呂藝給的,蜀山劍派就在瓦屋山。
黃棣順便把關於白蓮教寶藏的木盒給了他,這種事情,四靈一定是感興趣的。
而作為上交重要寶物的獎勵,黃棣將星野一刀的人皮麵具一並交了出去,希望四靈能修好它。
他倒也不怕這好東西被充公,畢竟他的後台可是老道士,誰敢昧下來。
坐在觀光車上,黃棣有些感慨。
那麼多名門正派,隱世家族,貌似他們的老家都被開發成景區了。
楊家是這樣,蜀山劍派也是這樣。
青城派、峨眉派就更不用說了。
呂藝跟他說,這次試劍大會算是江湖上的一次盛事,畢竟古武蟄伏了這麼久,終於開始冒頭了。
不過對於四靈來說,這又是一件麻煩事,也不知道會有誰在那邊看著。
觀光車並不能直達山頂,黃棣到達古佛坪之後,一路優哉遊哉走著天梯步道。
像這種大山景區,靈炁明顯要比城市高上不少,黃棣一邊走一邊在想,要不要順便去青城山看一下。
傳說中的洞天福地,也許現在已經不太一樣了。
“唉,黃棣!你也來了。”
瀑布底下,一個頭戴鴨舌帽的姑娘突然對黃棣喊了一聲。
背對著黃棣的正舉著手機的男人轉過頭,也對他報以微笑。
“原來是你們過來。”
黃棣笑著走了過去。
男的是吉羊,女的是潘永葉。
“真好,探險小隊四個到了三個。可惜楊晉沒來,不然就完美了。”
潘永葉笑著說道。
吉羊把手機還給潘永葉,對黃棣說道:“你似乎變強了不少。”
“你們不也一樣嘛。”黃棣微微笑了笑。
但是吉羊卻搖了搖頭,認真得說道:“不一樣。
上次我還有信心能跟你過兩招,但這次,我居然感覺自己連提刀的勇氣都沒有。
看來傳言是真的。
你的確打敗了已經突破的楊信。”
“是真的嗎?你打敗了楊晉的曾祖父?聽說他已經到瑤光境了呢。”
潘永葉也好奇地問道。
“沒有的事,彆聽彆人瞎說。
那是一個局。
楊信在找一個仇人,故意把他引了過來。
基本上算是他們兩個同歸於儘了。
四靈上麵也有人在。”
黃棣指了指天,說道。
潘永葉拍了下黃棣的肩膀,笑著說道:“我就說嘛,你那麼年輕,就能打敗楊信這樣的老前輩,那我們還怎麼活。”
“謠言,就是個謠言。”黃棣附和道。
然後他臉色一正,說道:“不過古武的晉升可不是謠言,你們要是想突破到三段境,最好作好萬全的準備。”
“這你彆跟我說,我還遠著呢,你跟吉羊說去吧,他可來勁得很。”
潘永葉看了吉羊一眼。
此時吉羊依舊目不轉睛得盯著黃棣,他相信自己的感覺,黃棣絕對已經到達了某種讓他遙不可及的高度。
“走吧,路上說。”
黃棣自然感受到了吉羊的目光,不過他也不想多做解釋,反正打死不認就是了。
一路上,有人作伴,爬山就顯得輕鬆了許多。
雖然對三人來說,這點距離不算什麼。
路上遊客不少,他們也不敢多談一些古武圈裡的事情。
等他們到了景區的終點太清宮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
就見這座道觀大門緊閉,門口立著一個謝絕參觀的警示牌。
不少遊客聚集在門口,難免有些抱怨。
不過門口站著幾個保安,一言不發,並未有所反應。
黃棣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大概猜到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