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王強一臉怒意地回到了富康。
這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在交通、城建等建築圈子裡傳開。
連趙剛都收到了風聲。
“縣長出麵都沒解決?”
趙剛聽到後,心裡也是咯噔一下,頓時沒了主意。
他暗自嘀咕:“自己再有能力,難道還能強過縣長的麵子?”
而在這風波中,分管拆遷的劉副縣長卻暗自高興。
回想起之前給王強彙報趙錢拒見自己的事情時,王強那滿不在乎的態度,劉副縣長當時隻能忍氣吞聲,畢竟王強是上級。
但後來聽秘書說,不少乾部私下議論,說他這個副縣長在市財政局的地位還不如一個科長。
這讓他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
現在好了,有縣長在前麵頂著,他自然是樂得看熱鬨。
此時的王強正在縣委劉強書記的辦公室裡大吐苦水。
“書記啊,你是不知道,那個趙錢架子大得很。這些都不說了,畢竟咱們有求於他。可他最後居然讓我們給他解決副縣級待遇,這還有沒有一點黨性原則了?”
劉強書記沉穩地坐在那裡,聽著王強的抱怨。
他在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坐了三年,一直想借此高速公路項目再進一步。
可現在,因為這下戶溝鄉的養豬場,他的晉升之路似乎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個趙錢,我記下了,適當的時候我會向組織反映的。”劉強安慰道。
王強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劉強又說:“你也彆太在意了,他不過是個小醜罷了。”
然後話鋒一轉:“不過啊,縣長,咱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解決這個養豬場的問題。”
王強一聽就皺起了眉頭:“書記啊,那個養豬場最多值一百萬,可那個馬三卻要三千萬。就算要談,也不會少於一千萬啊,咱們可不能當這個冤大頭。”
劉強點了點頭,掏出一支煙遞給王強,兩人吞雲吐霧起來。
劉強感歎道:“這下戶溝鄉啊,還真是個多事之地。上次輿論風波就鬨得滿城風雨,還好被一個新入職的乾部何凡給化解了,信訪新機製也推進得不錯。”
王強附和道:“是啊,我記得那何凡還在試用期呢。這次要是再能出來一個人解決這事兒就好了。”
劉強歎息道:“上次輿論風波讓我深刻體會到人才的重要性啊。咱們這裡還是人才太少了,遇到事情隻能等、靠、要。”
王強也感歎道:“是啊,人才都集中在東城那邊了。現在村、鄉一級的年輕人都出去了,後繼無人啊。”
劉強抽完一支煙,掐滅煙頭,深吸一口氣:“縣長啊,上次輿論風波咱們都束手無策,但被一個新入職的乾部解決了。這次我想咱們群策群力,發動各單位一起參與進來。誰能解決這個事情,獎金十萬元!”
王強聽完眼睛一亮:“好!書記,相對於三千萬來說,區區十萬元簡直是九牛一毛啊。”
人就是這樣,當你走入死胡同的時候,有人給出了新的建議,哪怕這個建議可行性不高,你也會覺得眼前一亮。
畢竟有希望總是好的。
第二天,劉強和王強組織召開了全縣乾部大會。
縣裡所有局委辦的一把手都參加了會議。
會上王強詳細彙報了高速公路拆遷的情況以及遇到的難題。
趙剛也參加了會議,他這才知道原來其他鄉鎮在拆遷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但都能解決。
唯獨這下戶溝鄉的養豬場成了無解之題。
最後劉強作總結講話時並沒有按照秘書準備的稿子念。
而是直接開門見山地說:“同誌們啊!今天之所以召開全縣乾部大會,
就是要集中所有人的智慧群策群力,解決下戶溝鄉養豬場的事情!
大家回去以後要召開本單位的乾部大會把今天的情況和要求給乾部職工講到位!
現在縣委、縣政府廣泛征集建議!
誰的建議能夠解決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