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掌聲的響起,一個身影緩緩從幕布後麵走向發言席。
這個人當然便是何凡。
隻見他先是朝所有學員和領導鞠躬,然後回到發言席站定,打開話筒。
坐在第一排最中間位置的馬紅軍,臉上雖然掛著微笑,但眼中帶著莫名的審視意味。
而馬紅軍旁邊的幾位領導則充滿驚訝。
原因是何凡居然沒有拿稿子,這是要脫稿?
沒錯,何凡今天就是準備要脫稿發言。
雖然這樣有點狂,但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經過這些天的準備,發言的內容早已牢記於心。
回想起馬丹對自己的鼓勵,為自己爭取的機會,何凡認為,既然要展現,那就徹底展現。
既然要表現,那就完美呈現。
好好讓東城市委組織部的領導們瞧瞧,我何凡雖在鄉鎮,但水平、能力絲毫不差。
隨即,何凡開始發言。
尊敬的馬部長,各位領導,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被選中參加此次授課。
說是授課,其實在我看來,這就是一次分享。
把我的所見所聞所思分享給大家。
2024年9月,我上班的第一天,便遇到了農民工信訪,看著農民工兄弟們樸實黝黑的臉龐,我心中突然生出一種責任感。
在信訪事件處理完以後,我便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拖欠工資的事情發生?
通過查閱資料,我發現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
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未按要求給農民工發放工資。
這種情況的發生,與農民工工作的流動性和季節性有關。
農民工大多是“乾活拿錢”,工作時間較短,一般一個工地的工作時間不到半年。
短的甚至有半個月的。
這導致施工單位與農民工之間未簽訂用工合同。
而沒有正式合同或協議,一旦發生糾紛,雙方往往各執一詞,難以解決。
據我了解,我工作的富康縣下戶溝鄉近年來類似的拖欠工資調解案多達上百件,占總調解案件的90以上。
以此類推,全縣、全市該有多少!
由此可見,如果能解決拖欠工資問題,我們轄區乃至全市的案件數量將大幅下降。
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從源頭上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那麼,該怎麼解決呢?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向富康縣委提出以下建議:
1.推動立法:規定用工單位與工作半年以上的工人簽訂用工合同。
2.建立工資履約保證金製度:施工單位中標後,若需使用農民工,必須向當地人社部門繳納一定的工資履約保證金,才可獲得開工許可。
信訪、綜治、公安等部門在檢查安全生產、施工進度過程中,應將施工單位是否繳納履約保證金作為重點檢查內容。
3.建立協同治理機製:通過各部門協同推進,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製度,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