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馬皇後也有些發懵。
要知道就朱元璋這個勤奮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得。
若是勤奮成這樣王朝還是衰落,那問題得有多大。
想著馬皇後也是開口問道。
“九弟若他和重八一樣勤奮。
那難道說明末和他就沒有關係嗎?”
聽著馬皇後的話朱九也是擺了擺手。
“咱說的是不全是他的問題。
但他的問題也不算小。
但最後也算是守住了大明最後的脊梁骨!”
說著朱九頓了頓隨後開口解釋道。
“這樣吧,咱和你們說一下朱由檢的生平看看。
你們也想想,和他有沒有關係。
既然咱們要過去也要了解一下敵人!”
“朱由檢繼位時,明朝已深陷泥沼。
天啟年間魏忠賢“閹黨”專權,朝堂黨爭激烈。
遼東後金虎視眈眈,內地災荒初現。
天啟七年,17隨的他接過皇位。
迅速展現出與前任皇帝不同的清醒與魄力。
即位僅三個月,便以雷霆手段鏟除魏忠賢及其黨羽。
查抄閹黨家產,為東林黨等正直官員平反冤獄。”
聽到這話朱元璋也是有些發懵。
“老九這不挺好的嗎?
能這麼快的處理那些閹狗。
難道他後麵糊塗了不成?”
見朱元璋開口朱九也是解釋了起來。
“這就是他第一個犯的錯誤。
魏忠賢雖然獨攬朝政,但其勢力依舊依附於皇權。
當時整個大明都在缺餉。
也隻有魏忠賢這種人能夠在當時的東林黨手上拿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朱由檢是被人忽悠瘸了!
再魏忠賢死後,朱由檢這才發現錢收不上來。
但哪個時候已經晚了!”
說著朱九不顧朱元璋額表情繼續說道。
“然而,朱由檢的性格短板與施政失誤,最終讓他的“中興夢”化為泡影。
其一,多疑猜忌導致統治根基動搖。
他雖鏟除閹黨,卻未能建立穩定的官僚體係。
因害怕大臣專權,他對官員始終充滿戒心。
17年間竟更換了50為內閣首輔。
邊關將領更是頻繁更迭。
更致命的是,他輕信讒言。
將抗金名將袁崇煥以“通敵叛國”的罪名淩遲處死。
不僅自毀長城,更讓邊關將士心寒。
此後無人敢為明朝誓死效命。
這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偏執。
徹底瓦解了朝廷的統治合力。
其二,剛愎自用加劇內憂外患。
麵對農民起義,朱由檢初期堅持“剿殺為主”。
卻忽視了災荒與賦稅過重才是起義的根源。
後期雖嘗試“招撫”,卻因不願兌現安置流民的承諾。
導致招撫多次失敗。
李自成、張獻忠的勢力反而越剿越大。
對待遼東後金,他既無長期戰略,又不願與大臣共擔風險。
崇禎十五年,鬆山之戰明軍慘敗,他為推卸責任。
竟將主帥洪承疇的家人下獄,徹底斷絕了邊疆將領的後路。
其三,財政政策的短視激化社會矛盾。
為應對遼東軍費與賑災開支,朱由檢放棄了“整頓貴族土地。
追繳欠稅”的治本之策,反而選擇加征“遼餉”“剿餉”“練餉”。
三餉疊加,讓本就因災荒顆粒無收的農民雪上加霜。
“民窮財儘,盜起四方”的局麵愈發不可收拾。
他試圖通過“刮民財”挽救政權。
最終卻將更多百姓推向了起義軍陣營。”
但朱九話還沒說完。
就聽到了一旁馬皇後的驚呼。
“重八!
快傳太醫!”
新書上架了兄弟們支持一下!
天下都太平了,你封我為太子?)
喜歡大明:我洪武爺親弟!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洪武爺親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