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朱九已經脫掉了麵具。
朱元璋特地又拿來了一把椅子放在了自己邊上讓朱九坐。
而朱標則是站在一旁。
看到這情形百官也是低頭裝作沒看見。
本來朝堂上就有一個閻王已經夠受得了。
但最起碼還有太子和皇後可以壓著。
現在又來個判官,這還咋活?
現在文武官員都打定了主意,得早點把朱九送走。
朱元璋掃視了一圈眾人便開口說道。
“咱想你們也看見了,咱大明的明王沒有死!
上天眷顧,明王雖然遭遇險境但好在上天眷顧,明王已經脫離了危險。”
隨著朱元璋的話說完。
百官也是開始拱手道賀!
“明王無恙全仰賴陛下天威,此乃大明之幸,亦是陛下之幸!
臣等恭賀陛下,恭賀太子殿下,恭賀明王殿下!”
聽著眾人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
“好了,好了,咱今天也是要借此機會商量一下昨天還沒說完的事情!
就討伐倭國,你們現在誰讚成誰反對啊!”
就在朱元璋說完的瞬間朱九的目光也是緊緊跟上,死死的盯著眾人。
這一次的結果自然是十分安靜,並沒有一個愣頭青跳出來反對。
朱元璋和朱九自然是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
隨後朱元璋便開始說道。
“今倭奴跳梁,屢犯海疆,掠我子民,壞朕法度,實為東南心腹之患!
今命爾等率虎狼之師,揚威海外,蕩滌妖氛,以彰天朝威德!”
“朱九!”
朱九聽罷直接站了起來朝著朱元璋俯身拜去。
“臣弟接旨!”
“現封你為討倭大元帥,總製三軍!”
說完朱元璋便將目光放在了朝臣的身上。
“常茂!”
“這次討伐你為前軍都督!”
“伯仁乃朕之臂膀,鄱陽湖血戰、北伐蒙元,未嘗敗績。
今命爾為先鋒,效乃父破陣之勇,若再如昔年鬆州輕佻誤事,定斬不赦!”
常茂聽到自己的名字也忙站了出來,他都快在應天生鏽了。
“臣遵旨!”
“耿秉文!”
“這次你是中軍主將!
汝守長興十載,困張士誠如籠中困獸,善守者必善攻。
此番跨海征伐,當築水寨如鐵壁,斷倭寇退路,勿負朕"大明長城"之譽。”
“臣遵旨!”
“李文忠,你這次就負責後軍吧!”
“汝十九歲破天完軍,北伐應昌擒元皇子,朕心甚慰。
今雖天命之年,仍須親押糧道,若糧秣有失,自縛來見!”
“臣遵旨!”
說著朱元璋就將目光放在了站在在所有人後方的朱樉身上。
“朱樉,咱也不想和你多說啥了,去你九叔旁邊帶著吧!”
說完後,朱元璋便繼續說道。
“朕有三諭:
凡倭首必梟於桅杆,仿徐達破張士誠懸首姑蘇。
繳獲財貨七成歸庫,三成賞卒,敢私藏者剝皮實草。
生擒倭酋者,賜"靖海伯"爵,世襲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