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朱元璋這話一出瞬間便讓朱九的眉頭皺在了一起。
其實從穿越到這裡之後朱九便知道了,這又是另一條時間線!
因為如果這條時間線承繼的是永樂的話,朱棣在朱元璋的壓迫下根本不可能遷都。
所以這隻可能是王莽成功後的曆史時間線。
那麼現在朱高熾和朱瞻基的死就不是那麼令人意外了。
畢竟世家需要的是一個聽話的皇帝,而不是一代明君。
前兩代霸主已經讓大明站起來了,那麼隻需要後麵兩代明君讓大明更加富裕。
這便成為了最適合世家生長的土地。
一旁的中年朱元璋自然也是知道王莽和世家問題的。
於是沉著臉直接問道。
“啥情況?難道高熾和瞻基都是被那幫畜生害死嗎?”
老年朱元璋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手上的起居注和奏折一起遞了過來,這才開口道。
“先說高熾,他隻做了十個月的皇帝,但按照起居注來看他前六個月的時候身體狀況都還行。
根本不可能會在短短的四個月內駕崩!
那麼咱根據邏輯去看了看高熾駕崩前四個月的折子。
就發現了這些!”
朱九聽著老年朱元璋的話,看向了手中的奏折。
麵前這上百本奏折無一例外都是勸諫朱高熾反對遷都的內容。
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看到這些朱九便瞬間想了起來,曆史上的朱高熾是要遷回去來著。
但最後因為駕崩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朱九有些疑惑的問道。
“江南那邊不是更適合世家發展嗎?當年老四遷過來的時候可沒少殺這些人。
那次遷都甚至可以說是用人頭堆出來的!
那麼高熾要回去,為何還要阻止?”
朱九剛說完,就聽見一旁的中年朱元璋沉著聲說道。
“要是他們從一開始想來北平呢?”
中年朱元璋話音落下,朱九有些發愣。
想過來為何還要阻止?趕著送人頭?
老年朱元璋看著朱九的樣子,知道他沒想明白便接過話茬解釋道。
“老九你和老四接觸的其實並不多,不是特彆了解。
老四其實一開始遷都北平雖然經過了一番思考,但並沒有一定要這麼做的理由。
老四是那種彆人越不想他去乾,他越想去乾的人!
咱做個假設,如果老四當時在朝堂上提出遷都,所有人都讚成,那麼這件事反而會不了了之!
這小崽子會覺得那些個文官有什麼陰謀。
但如果他們集體反對甚至死諫,那麼老四就會絕對自己拿捏了文官集團!
彆忘了世家中還有王莽呢,老九你不是說過他與你一樣也知道一些未來的事情嗎?
所以想明白了嗎?”
被老年朱元璋這麼一說,朱九瞬間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撥開雲霧,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世家或者說王莽自然是知道未來朱祁鎮的事情。
所以一直便在等待朱棣遷都,最後卻發現好像和曆史不太一樣。
朱棣隻是隨口在朝堂上說了一句,其餘動作一概沒有。
這可不行,他們世家就等著朱祁鎮翻盤呢,怎麼能放過這個機會。
於是乎在王莽的推動下,大量世家官員開始死諫拿命開始去推動遷都的事宜。
這其中可不能有怕死之輩,隻要一日沒有死諫那麼朱棣便會反應過來。
最後更是用人頭堆出了這次的遷都!
要說薑還是老的辣,兩個朱元璋和連體的一樣。
一個古代人知道有穿越這麼回事後竟然可以推出這麼完整的邏輯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