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萌芽的藍圖_重啟人生從帶娃開始稱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八章:萌芽的藍圖(1 / 2)

回到那間不足十平米的筒子樓小家時,暮色已經漫進了樓道。

牆皮像乾枯的鱗片般卷著邊,指尖一蹭就掉渣,空氣裡卻飄著隔壁王嬸家炒鹹菜的香——那鹹香裹著點醬油的醇厚,混著鐵鍋燒透的煙火氣,勾得人喉頭輕輕發緊,是這破敗樓道裡少有的暖意。

林凡反手攥住門後那根老鬆木閂。

這木閂跟著他搬了三次家,握在手裡的地方被磨得泛出琥珀色的包漿,暖得像揣了塊老玉;

深褐色的木紋裡嵌著經年累月的油煙灰,是過去三年裡每個灶台熏出來的印記,指尖摳都摳不下來,倒像藏著無數個哄睡笑笑後,他獨自坐在燈下抽煙的難眠夜晚。

他將木閂往槽裡一推,“哢嗒”一聲脆響炸開,在連呼吸都聽得見的寂靜樓道裡,像塊石頭砸進了靜水,餘音繞著剝落的牆皮轉了兩圈,才慢慢散了

——這聲音是道有形的防線,把巷口劉強那群街溜子的嬉鬨聲、酒瓶碰撞的“叮當”聲,都牢牢擋在了門外。

門楣上還貼著半張去年除夕的春聯。

上聯“歲歲平安”隻剩“歲歲”兩個字,紅紙被風吹得卷了邊;

下聯“年年如意”泡在雨痕裡,墨跡暈成了淡黑的雲;

唯有橫批“闔家歡樂”還能看清,紅紙褪成了淺粉,邊角卷得像曬乾的桃花瓣,卻莫名添了點熨帖的暖意。

至少這半張紙能證明,這裡不是臨時落腳的破屋,是他和笑笑的家,是有過除夕煙火的地方。

他背靠著冰涼的木門,肩胛骨抵著牆皮上凸起的水泥疙瘩,那硬邦邦的觸感戳得人發疼,卻讓他莫名踏實。

他長長地、無聲地籲出一口氣——那口氣從胸腔裡滾出來,帶著街麵上的塵土味,胸口的緊繃感才慢慢鬆開,像被晚風打散的晨霧。

方才在巷口,李強帶著兩個小弟攔著他時,他甚至摸到了對方口袋裡彈簧刀鞘的冷硬——那短短三分鐘的對峙,像一盆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涼水,兜頭澆熄了他從彩票站兌獎歸來的燥熱,隻留下沉甸甸的警醒:

一千五百塊,在他眼裡是救急的救命錢、是笑笑能多喝幾瓶牛奶的奶粉錢,在彆人眼裡,可能就是塊招災的肥肉。

懷裡的笑笑小手還死死攥著他的衣領,指節泛得發白,像剛剝殼的蓮子。

她的大眼睛裡蒙著層不安的水汽,連呼吸都輕得像怕吹跑什麼,小腦袋往他懷裡埋得更深,鼻尖蹭著他汗濕的襯衫,那點溫熱的觸感透過布料傳過來,像團小火焰,燒得他心口發暖。

“笑笑不怕,到家了,壞人進不來。”

林凡放柔了聲音,指腹輕輕蹭了蹭女兒汗濕的鬢角——那幾縷碎發沾在皮膚上,帶著孩子特有的、混著奶味的溫熱。

他走到床邊坐下,這張鐵架床的彈簧早就鬆了,一坐就往下陷,發出“吱呀”的輕響。

他小心地將笑笑放在腿上,手護著她的腰,怕床板上凸起的彈簧硌著她。

接著,他解開了纏在腰間的水壺帶子。

那是個軍綠色的鋁製水壺,壺身坑坑窪窪的,是他以前在工廠裡做學徒時發的,壺蓋的膠圈早就沒了,隻能靠繩子纏緊。

水壺裡沒裝水,而是裹著個牛皮紙袋,袋口用細麻繩纏了三圈,邊角還沾著點書店的墨痕——早上他去買筆記本時,不小心蹭到了櫃台上沒乾的墨水,那點黑漬像顆小痣,印在米黃色的紙麵上。

指尖摸上去,牛皮紙袋裡一千五百元的厚度硬邦邦的,紙幣折痕處的棱角硌著指腹,那觸感讓他懸了一路的心,終於徹底落地,像塊石頭落進了安穩的土坑。

他把分散的錢都攤在床頭的舊報紙上——那是張昨天的《縣報》,頭版還印著“下崗職工再就業扶持政策”的標題,油墨味還沒散。

貼身藏的三百元疊得方方正正,帶著他的體溫,紙幣邊緣被汗浸得有點軟,摸起來發潮;笑笑褲兜裡的兩百元卷成了小卷,沾著點孩子的奶香味,大概是早上喝牛奶時蹭到的,指尖一撚就能聞到;

水壺裡的一千五百元裹在紙袋裡,一遝嶄新的十元紙幣,壓得報紙都往下陷,邊角的金線在燈下閃著微光;

還有那張綠色的存折,塑料封皮泛著冷光,上麵印著“中國農業銀行”的字樣,裡麵隻有去年攢下的八百塊——那是他頂著夏天的大太陽,在街頭賣了三個月冰棍,省吃儉用攢的,連一根五分錢的冰棒都沒舍得給自己買過。

錢不多,加起來才兩千八百塊,攤在燈下的舊報紙上,卻像堆小小的、會發光的希望,照亮了屋裡的昏暗。那些紙幣上的人像,在昏光裡仿佛都笑著,映得他眼底也亮了。

他開始找家裡的“隱秘角落”,每一個地方都是他以前就琢磨好的,像藏著秘密的小盒子:

床底第三塊鬆動的磚塊——他用指尖摳住磚縫,輕輕一撬,“嘩啦”掉下來點碎土,裡麵積著層薄薄的灰,指尖一拂就揚起細塵。

塵霧裡藏著顆笑笑上個月掉的乳牙,乳白色的牙釉上還沾著點淡紅的血絲——那是他連夜用軟紙包好塞進去的,當時女兒還哭著說“牙牙飛走了”,他哄了半天才哄好。

他把存折塞進去,存折剛好卡在磚縫裡,不晃也不掉,再把磚塊按回去,拍了拍上麵的灰,看起來和其他磚沒兩樣,隻有他知道,這裡藏著他們父女倆的“底氣”。

牆皮剝落的裂縫——客廳牆角有道兩指寬的裂縫,是上次下雨漏水泡的,裡麵還留著水浸過的黑印。

他把兩百元現金折成三疊,每疊都疊成小方塊,像疊紙船似的,小心翼翼地塞進裂縫裡,生怕碰掉了旁邊的牆皮。

外麵用張1996年的舊報紙蓋住——那報紙上還印著“物價平穩,雞蛋每斤0.7元”的標題,邊角都發黃發脆了,剛好能擋住裂縫,不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舊棉襖的內襯夾層——那件藏青色的棉襖是蘇晚晴生前縫的,袖口都磨破了,露出裡麵的棉絮,他卻一直沒舍得扔。

棉襖左襟的內襯裡,蘇晚晴特意縫了個三寸寬的夾層,針腳密得能數清,每一針都比指甲蓋還小——那是晚晴懷著笑笑時,坐在燈下縫的,當時她說“以後萬一難了,能藏點應急的錢,彆讓孩子受委屈”。

他把三百元零錢塞進去,指尖還能摸到棉襖裡的棉絮,軟乎乎的,帶著點陽光曬過的味道——那是上個月晴天時,他在樓頂曬過的,當時還特意拍了拍,讓陽光多鑽進去點。

錢藏得像地裡的土豆,紮實;像牆縫裡的草籽,隱蔽;像棉襖裡的棉絮,暖和,每一處都帶著土腥味的踏實,是能攥在手裡的安穩。

最後,他從裡麵數出五十元,壓在枕頭下——這是接下來五天的開銷,包括買米、買鹹菜,多一分都不帶走,他得省著,把錢花在“刀刃”上。

做完這一切,天色已擦黑。窗外的蟬鳴漸漸弱了,從“知了知了”的狂叫,變成了斷斷續續的低吟,像累極了的人在喘氣。

林凡生起了煤爐子,那是個鐵皮做的小爐子,爐口都鏽了,邊緣掉了塊鐵皮,露出裡麵的黑炭。他夾起一塊蜂窩煤,“咚”地一聲放進爐子裡,火星子簌簌往下掉,落在地上滅了,留下點點黑痕,映得旁邊的鐵鍋泛著暖光。

他從網兜裡掏出新買的豆油——是本地榨油坊的散裝豆油,裝在透明的塑料瓶裡,油色像融化的琥珀,清澈透亮。

他倒了兩勺油,油剛碰到熱鐵,就“滋滋”響起來,一股濃鬱的豆香瞬間飄滿屋子,勾得笑笑從桌邊探出頭,小手抓著桌沿,腳尖踮得老高,連咽口水的聲音都聽得見

——“咕咚”一聲,在安靜的屋裡格外清楚,像顆小石子掉進了水裡。

他從冰箱裡拿出塊五花肉,約莫半斤重,肥瘦相間,是早上在菜市場買的,花了三塊五。

他把肉切成薄片,放進鍋裡煸,油花“劈裡啪啦”地冒得歡,肉皮先皺起來,像老人的手背,再從粉紅變成淺黃,最後裹上一層金黃的油亮,豬油的香味混著肉香,飄得滿樓道都是,連隔壁王嬸家的鹹菜香都壓下去了。

等肉煸得出油,他再把洗好的西紅柿切進去——西紅柿是本地菜農種的,個頭不大,皮上還帶著點土,但是酸甜多汁,一進鍋就“嘶啦”一聲,酸香瞬間騰起來,笑笑的眼睛更亮了,直勾勾地盯著鍋裡,小舌頭忍不住舔了舔嘴角。

一碗西紅柿打鹵麵端上桌時,麵條還冒著熱氣,裹著濃稠的鹵汁,紅色的西紅柿塊、金黃的肉片、綠色的蔥花,撒在上麵格外好看,像幅小小的畫。

笑笑拿起小勺子,扒拉著往嘴裡送,鹵汁沾在嘴角,她用舌頭一卷,連下巴上的汁都舔乾淨,小臉蛋上沾了點麵屑,像隻剛偷吃完的小花貓,可愛得讓人心軟。

吃到最後,笑笑的小肚子撐得滾圓,像個熱乎乎的小皮球。她打了兩個飽嗝,“嗝——嗝——”,小手摸著肚子,笑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眼睛彎成了月牙。

看著女兒臉上純粹的笑,林凡心裡的踏實,比揣著那兩千八百塊還珍貴——這才是他要的日子,不是紙麵上的數字,是一碗熱乎的麵條,是孩子吃飽後的笑容,是晚上能睡個安穩覺,是不用再擔心下一頓有沒有吃的。

夜晚,哄睡笑笑後,林凡坐在昏黃的鎢絲燈下。那盞台燈是他從舊貨市場淘的,五塊錢,燈線都露著銅絲,得小心地捏著開關才亮,稍微一鬆就滅,他已經摸熟了力道。

桌上放著本格子筆記本,16開大小,封麵有個指甲蓋大的破洞,用透明的“友誼”牌膠帶粘著——是他從書店買的處理品,五毛錢一本,原本是被人撕了兩頁的,他卻覺得劃算,至少能寫字。

還有支HB鉛筆,筆帽早就沒了,筆尖鈍得像個小疙瘩,橡皮擦得發黑,還沾著點鉛筆屑——是撿的隔壁小孩丟的,他用小刀削了削,木屑卷成小卷,落在桌上像撒了把細雪,削完後還能寫,就是字跡有點粗。

他握著筆,指尖裹著鉛筆的涼意,筆尖在紙上“沙沙”響,開始寫計劃——不是飄在天上的空想,是能踩在地上的步子,每一筆都寫得認真,歪歪扭扭的字裡藏著勁,像剛學走路的孩子,雖然不穩,卻透著倔強。

寫錯了就用橡皮擦掉,紙頁上留下淡淡的擦痕,像人生裡的小坎坷,擦過了還能繼續寫。

第一步:生存與偽裝(12周)

1.生活改善要“慢”

明天一早就去菜市場:買小袋米(稱五斤,選珍珠米,1.2元一斤,五斤剛好6元,夠吃一周)——選珍珠米是因為煮出來糯,笑笑愛吃,以前總說“爸爸,米米軟乎乎的”,五斤剛好裝在舊布袋裡,提著不沉;

一壺豆油(小瓶一斤裝,3.5元,省著用,一次隻放兩勺)——上次放多了,笑笑說“油味有點重”,這次得少放;十個雞蛋(土雞蛋,0.8元一個,比洋雞蛋貴兩毛,但營養好,給笑笑補身體)——土雞蛋的蛋黃更黃,炒出來香,笑笑能多吃半碗飯;

一小瓶牛奶(1.5元,每天早上熱給笑笑喝)——之前買過一次,笑笑喝得歡,說“像喝甜水”。

理由得編圓:

“昨天去市裡賣冰棍,多賺了幾塊,總不能讓孩子跟著我喝稀粥”。偶爾買斤蘋果(1.5元一斤,買兩個)——選紅通通的,擦得乾乾淨淨,笑笑愛吃甜的;

割塊肉(半斤三塊五,一周一次)——不能買多,買多了容易被鄰居問,頻率慢慢提——這周一次肉,下周兩次,

讓張嬸她們慢慢習慣他“踏實賺錢”的新樣子,而非“突然暴富”。

畢竟張嬸她們的眼睛亮著呢,住在筒子樓裡,誰家買了塊肉、添了件新衣服,轉天就能傳遍整個樓道,太急容易露馬腳,得“慢”,慢得像熬粥,慢慢熬出香味。

2.信息收集要“細”

每天下午帶笑笑去集市、小學門口轉——選“向陽小學”門口,那裡的家長多是附近工廠的職工,手頭比普通人家寬裕,願意給孩子花錢,而且孩子多,能看出喜歡啥。

看的細節要具體:

孩子書包上掛什麼貼紙(是不是比本地小賣部賣的亮?有沒有閃粉?

昨天看見個男孩掛“櫻桃小丸子”的,邊角帶閃粉,比本地賣的塑料貼紙好看,旁邊的小姑娘盯著看,手裡的棉花糖都忘了咬);

手裡攥著什麼零食(有沒有沒見過的包裝?

今天看見三個女孩喝“娃哈哈AD鈣奶”,紅色吸管,瓶身印著卡通娃娃,五毛錢一瓶,孩子都愛喝,喝完還把空瓶子攥在手裡,舍不得扔);

身上穿什麼衣服(料子舒不舒服?有沒有新款式?

有個小姑娘穿的連衣裙是純棉的,比本地賣的粗布軟,孩子穿得自在,跑的時候裙子飄起來,像小蝴蝶)。

聽的抱怨要記牢:

是“玩具三天就壞”(昨天聽見個媽媽說,給孩子買的鐵皮青蛙,玩了兩天彈簧就掉了,孩子哭了半天);

還是“零食太甜怕壞牙”(張嬸上次說,笑笑總想吃糖,怕壞了牙,想找不那麼甜的零食);

甚至“買不到孩子喜歡的發卡”(今天看見個小姑娘的發卡掉了片花瓣,還寶貝得不行,說縣裡沒好看的,哭著讓媽媽再買,媽媽歎了口氣說“哪有好看的,都是老款式”),這些都要記在心裡,像存賬本一樣,一筆都不能漏。

3.安全第一要“躲”

少出門,尤其避開李強那樣的街溜子——李強以前跟他在一個工廠,下崗後就混日子,經常搶小攤販的錢,上次就搶過賣烤紅薯的老李五塊錢,老李敢怒不敢言。

賣冰棍的活先停了,太紮眼——推著冰棍車在街上來回走,像個移動的“靶子”,容易被李強盯上,等風聲過了再說。

白天儘量待在家裡,整理收集的信息,晚上隻在巷口轉一圈,不跟人多聊,遇到熟人問就說“在家看孩子,怕孩子鬨”,多一句都不說,言多必失。

第二步:啟動與試水(13個月)

1.項目選在“孩子”身上

這是他最熟的,也是最放心的——畢竟天天帶笑笑,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家長在意什麼:

食品類:

找包裝好的兒童餅乾(要獨立小包裝,乾淨衛生,家長放心,比如“動物餅乾”,

一塊一個造型,小熊、小兔的,孩子喜歡,家長也願意買)、獨立果丹皮(不粘手,酸甜口,孩子愛吃,還能當零食哄孩子,比糖健康),避開油炸的(家長怕孩子吃了上火,比如炸薯片,雖然孩子喜歡,但家長不買,白壓貨);

玩具/文具類:

批發本地少見的磁性寫字板(選小號的,方便攜帶,寫了能擦,省紙筆,家長愛買,還能說“開發智力”,讓孩子多學點東西)、

帶香味的橡皮(草莓味、橘子味各進一半,孩子喜歡聞,一塊兩毛錢,便宜,家長不心疼)、印著卡通的鉛筆盒(最近《還珠格格》火,電視裡天天演,印小燕子的肯定好賣,一個兩塊錢,孩子見了就想要);

童裝類:

從市裡進幾件質量好的純棉童裝(摸著手軟,像雲朵似的,孩子穿得舒服,比如連衣裙,有粉色、藍色兩種,粉色顯白,女孩喜歡,

一件八塊錢批發,賣十五塊,有利潤,還能賺點),先拿三五件,試試水,賣不出去還能給笑笑穿,不浪費。

2.銷售要“靈活”

不擺攤,用自行車流動賣(以後買輛二手的“永久”牌自行車,一百塊以內能拿下,結實耐用),省管理費還隱蔽,遇到熟人就說“幫朋友帶點貨,順便賺點零花錢”,不張揚;

跟熟家長約“下次帶好貨”,比如張嬸要是問有沒有發卡,就說“下次去市裡給笑笑帶,您要不要也帶一個?

選個好看的款式”,提前留貨,攢熟客;

買得多就送上門,哪怕隻到樓下(比如筒子樓的李姐買兩件衣服,就幫她提到三樓,她腿不好,爬樓費勁,幫個小忙,人家下次還會買),口碑都是慢慢攢的,像種莊稼,得一點點施肥,才能長好。

3.資金控在500元內

隻夠進貨和去市裡的車費(去市裡的班車單程兩塊五,往返五塊),多一分都不花。比如第一次進貨,預算50元,哪怕看中了其他貨,也不買,萬一賠了,也不心疼,還能及時掉頭,不影響家裡的開銷——他輸不起,笑笑也輸不起。

第三步:發展與鞏固(312個月)

1.渠道要“穩”

跟市裡12個批發商處好關係

——比如玩具攤的胖劉嬸、童裝區的王哥。

胖劉嬸的攤位在小商品市場進門第二家,掛著“劉嬸玩具批零”的招牌,紅底黃字,老遠就能看見,她人實在,上次問磁性寫字板,報的價比彆家便宜兩毛,還說“以後多來,給你更便宜”;

王哥的童裝區在市場最裡麵,專賣純棉童裝,貨質量好,上次摸了件小襯衫,軟得像嬰兒的皮膚。每次進貨多聊兩句,遞根煙(買“紅梅”牌的,兩塊五一包,便宜,拿得出手),慢慢爭取低價(比如拿得多能不能便宜一毛錢?拿十個磁性寫字板,從三塊三降到三塊,一次就能省三塊,積少成多)。

渠道穩了,貨才不會斷,也不會被人坑,這是做生意的“根”。

2.規模要“小”

要是賺錢了,租個小儲藏室當貨倉

——不用大,十平米以內就行,能放幾箱貨,最好在離筒子樓三站地的“機床廠家屬院”附近,那裡人不熟,不會被鄰居看見,省得麻煩。

不掛牌,隻做熟客,外人找不到,避免被李強那樣的人盯上,平安最重要。

3.人要“靠譜”

看看王猛能不能幫襯

——他是林凡以前的同事,在工廠時就老實,不愛說話,悶頭乾活,家裡有兩個孩子,下崗後靠打零工過活,日子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要是他願意,就讓他幫忙看貨、送貨,一個月給兩百塊工錢,比找外人放心,也能幫他一把,互相照應,在難的時候,能有個靠譜的人搭把手,比啥都強。

4.口碑要“好”

東西質量必須過關

——橡皮不能掉渣(上次買的一塊橡皮,一擦就掉渣,孩子弄得滿手都是,家長肯定不買,得選不掉渣的,擦得乾淨的),

衣服不能起球(純棉的衣服要選精梳棉,洗了不起球,孩子能穿久點),玩具不能容易壞(磁性寫字板的板芯要厚,不容易裂,孩子摔了也沒事)。

哪怕少賺點,也不坑人,比如鉛筆盒能賣五塊,家長說四塊五,就賣,慢慢讓大家知道“凡子的東西不錯,實在,不賺黑心錢”,口碑好了,生意才能長久,像樹一樣,根紮得深,才能長得高。

長遠願景(13年)

1.要“專”

從雜貨攤慢慢聚焦到12類

——比如高端玩具(益智類,比如積木、遙控車,家長願意花錢,覺得能開發孩子智力,利潤也高,比賣小零食賺得多)

或童裝(質量好的純棉童裝,做回頭客,孩子長得快,家長每年都要添新衣服,需求穩),做深做透,比什麼都賣強。

比如隻賣益智玩具,能了解每種玩具的特點,跟家長介紹時更專業,家長也更信任,比如積木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遙控車能鍛煉反應力,說出來家長也願意買。

2.要“新”

試試新的生意模式

——比如兒童玩具租賃(比如大的遙控車、積木,太貴家長舍不得買,租著玩劃算,一天兩塊錢,一個月就能回本,還能讓更多孩子玩到)、

甚至辦份小的育兒小報(印點喂養知識,比如“夏天孩子怎麼防中暑”“輔食怎麼加有營養”,都是家長關心的,背麵印自己的玩具、童裝廣告,免費發給家長,攢人氣,讓大家都知道他的店)。


最新小说: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 末世重生,掠奪男女主異能會上癮欸 純恨夫妻雙重生,我嫁權貴你哭啥 怪物們說祂們愛我 舊愛晚成 安得一廈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轉身高嫁京圈太子 雷神大洪 被家族拋棄後,我卻撿垃圾成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