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老姨出門後,屋子裡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隻剩下牆上掛鐘的指針發出輕微的“滴答”聲。石添緩緩坐到沙發上,身體微微後仰,靠在有些陳舊的沙發靠背上,目光有些放空,思緒卻如同脫韁的野馬,開始肆意奔騰,獨自思考起未來的計劃。
他想起今天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北京這座繁華大都市的模樣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中,高聳入雲的大廈、川流不息的車輛、形形色色的人群,一切都與家鄉有著天壤之彆。而老姨為他精心規劃的道路——學習平麵設計,也在他心間逐漸勾勒出清晰的輪廓。他深知,這或許是自己紮根北京、改變命運的絕佳契機。
石添微微皺起眉頭,手指無意識地在沙發扶手上輕輕敲擊著,心中暗自盤算:平麵設計,聽起來就充滿了挑戰,自己從未接觸過這方麵的知識,要從零基礎開始學起,必定困難重重。但一想到未來能憑借這門手藝在廣告公司謀得一席之地,擁有穩定的收入,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還能幫襯家裡,他的眼神中便透露出堅定的光芒。
他又想到老姨給自己準備的學普通話的方法,決定一會兒就去翻出那些影視劇光盤,跟著裡麵的演員一字一句地模仿,儘快克服語言交流上的障礙。畢竟,在北京這個五湖四海的人彙聚的地方,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融入其中的敲門磚。
說乾就乾,石添站起身來,穩步走到電視櫃前,緩緩蹲下身子,伸手拉開了抽屜。隻見抽屜裡滿滿當當,各類影視劇光盤整齊地碼放著,像是等待檢閱的士兵。石添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他小心翼翼地一摞一摞將光盤拿出來翻看,發現大多是些香港喜劇和警匪片,那些花花綠綠的封麵仿佛帶著獨特的魔力,瞬間勾起了他的興趣。
不經意間,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張熟悉的封麵上,竟然是年初大火的《無間道》,石添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這部影片裡可有他的偶像劉德華,之前鄭迅看過,之後興奮地跟他描述,說劇情特彆精彩,和之前的警匪片不一樣。可那時石添忙著家裡的事,一直騰不出時間看,心中難免有些遺憾。如今機緣巧合下在這裡遇見,他的心情彆提多激動了。
石添迫不及待地拿起《無間道》的光盤,站起身,先是把電視和dvd機的電源打開,隨著機器發出輕微的運轉聲,指示燈逐一亮起,他熟練地將光盤放入dvd機中,隨後輕輕按下播放鍵,做完這一切,他才回到沙發上,緩緩坐下,身體前傾,雙手交握,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電視屏幕,滿心期待著影片開始,而這場觀影,不僅是為了學習普通話,更是一年多以來他難得這麼放鬆一下。
隨著影片開場,激昂的音樂瞬間抓住了石添的心,他的眼神愈發專注。當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出場時,石添心中滿是激動與欣喜,那可是他心心念念的偶像啊,此刻就像近在咫尺一般。看著劉建明在警隊內周旋,石添不禁為他捏一把汗,後來又開始為梁朝偉扮演的阿仁擔心,心裡暗自嘀咕:“可得小心點,可彆暴露了。”
劇情逐漸推進,臥底與反臥底的較量愈發激烈,複雜的人物關係和撲朔迷離的線索讓石添目不暇接。每到關鍵時刻,他都會不自覺地握緊拳頭,身體前傾得更厲害了,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危機四伏的無間地獄。當黃秋生飾演的黃誌誠從天台墜落的那一幕,石添的心猛地一揪,眼眶瞬間濕潤了,他被那種生死離彆和無奈的宿命感深深觸動,嘴裡喃喃道:“怎麼會這樣……”
影片後半段,真相一點點浮出水麵,緊張的氛圍達到了頂點。石添的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他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看到劉建明在電梯裡與林家棟飾演的角色那場驚心動魄的對決,血濺當場,石添被震撼得瞪大了眼睛。
影片結束,字幕緩緩升起,石添卻依然沉浸在劇情中,久久無法自拔。腦海中回蕩著劇中人物的掙紮與抉擇,同時也對自己未來的路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北京這座大城市,自己會不會也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樣,麵臨諸多艱難抉擇,又該如何堅守自己,走出屬於自己的“正道”呢?
第二天一早,天邊才剛剛泛起魚肚白,石添就像往常在家一樣,早早地起了床。他簡單洗漱一番後,深吸一口氣,懷著幾分新奇與忐忑,輕輕推開家門走了出去。
按照昨天老姨的細心叮囑,他出了小區,抬眼便望見車水馬龍的三環路,川流不息的車輛呼嘯而過,昨晚明顯下了點小雨,路麵些許潮濕。石添定了定神,穩步向過街天橋走去,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避讓著行色匆匆的路人。踏上過街天橋,他的腳步不自覺地慢了下來,俯瞰著橋下如潮水般湧動的人群和車輛,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渺小感,但同時又夾雜著對這座陌生城市的憧憬與向往。
走過過街天橋後,他一路向南,腳步輕快而又堅定。大約走了200米左右,一片熱鬨非凡的景象映入眼簾,那便是馬家堡市場了。還未走進市場,喧鬨聲、吆喝聲便如潮水般湧來,此起彼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添邁進市場,隻見裡麵人頭攢動,攤位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買菜的攤主們熱情地招攬著顧客,新鮮翠綠的蔬菜擺放得整整齊齊,水靈靈的,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它們的鮮嫩;賣糧油調料的店鋪前,各種瓶瓶罐罐琳琅滿目,散發著各種調料混合的香氣;賣主食的檔口熱氣騰騰,剛出鍋的饅頭、大餅香氣四溢,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石添來到一個蔬菜攤前,看著攤位上紫瑩瑩的茄子,心中盤算著中午給老姨做個燒茄子,便笑著對攤主說:“老板,給我稱幾個茄子。”他特意用上了昨晚從電影裡學來的普通話腔調,雖然稍顯生硬,但卻透著一股認真勁兒。攤主是個爽朗的大叔,笑著回應:“行嘞,小夥子,看你挑的這茄子,個頂個的新鮮!”石添聽著,心裡美滋滋的,感覺自己這普通話還挺管用。
買完茄子,他又走到賣主食的地方,指了指半張大餅,賣大餅的是個特彆漂亮的小姑娘,不知道是不是和麵食天天打交道的原因,她皮膚顯得格外白,石添說道:“您好,我要半張大餅。”小姑娘麻利地切好餅,遞給他,還不忘誇一句:“你這普通話說得不錯啊,外地來的吧?”石添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笑著接過餅,回道:“是啊,剛來北京不久,還得多練練。”
就這樣,石添懷揣著滿心的成就感,邁出了在北京和人交流的第一步。儘管隻是幾句簡單的對話,卻讓他感受到了融入這座城市的喜悅,也更加堅定了他學好普通話、適應新生活的決心。此刻,手中沉甸甸的菜和餅,仿佛承載著他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他邁著大步,朝著家的方向走去,準備開啟在北京全新的一天。
買完菜和主食,石添心滿意足地往家走。剛走到小區門口,就看見一個小販推著車在那兒賣煎餅。這時,他才突然想起自己還沒吃早飯,肚子也適時地“咕嚕”叫了一聲。石添走上前去,看著熱氣騰騰的煎餅,咽了咽口水,便開口向小販問價:“老板,這煎餅多少錢一個呀?”小販操著一口河南口音回道:“四塊錢。”石添一聽,心裡不禁“咯噔”一下,他暗暗想著:這可比文安的要貴一倍呢,在他們學校門口,當時加兩個雞蛋的煎餅才賣兩塊錢。石添猶豫了片刻,覺得這價格實在有些超出他的心理預期,畢竟他現在手頭的錢得精打細算著花。於是,他搖了搖頭,對小販說了聲“謝謝”,便徑直向家走去。
一路上,石添心裡還在回味著剛才的事兒,一方麵感慨著北京物價和家鄉的差異,另一方麵也在提醒自己,以後花錢可得多掂量掂量。
回到家,石添輕輕推開家門,屋內還彌漫著昨夜淡淡的氣息。他徑直走向廚房,打開老姨家的冰箱,目光在冰箱裡搜尋著,忽然,他看見裡麵還有一罐醬豆腐,醬豆腐那獨特的色澤和熟悉的香氣一下子勾起了他的食欲。於是,他小心翼翼地將醬豆腐拿出來,又把剛買的又熱又軟的大餅攤開在桌上,掰下一塊,蘸了蘸醬豆腐,放進嘴裡。大餅的麥香與醬豆腐的鹹香瞬間在舌尖上碰撞、融合,熟悉的味道讓他仿佛回到了家鄉,又帶著幾分在北京開啟新生活的踏實感。他就這樣一口大餅、一口醬豆腐,津津有味地解決了早飯。
到了中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屋內,給屋子染上了一層淡淡的暖意。這時,門外傳來了鑰匙轉動鎖孔的聲音,緊接著門被推開,老姨回來了。她的臉上帶著些許疲憊,但更多的是輕鬆的神情,一進門就對石添說道:“添兒呀,單位的事兒提前處理完了,下午我可以陪你去培訓學校報名啦。”
石添聽到這個消息,心裡頓時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終於能朝著學習平麵設計、開啟新的職業生涯邁出實質性的一步了,可一想到要去一個全新的、充滿未知的學校,麵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心裡就像揣了隻小兔子一樣,“怦怦”直跳,緊張得不行。
老姨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走過來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鼓勵他說:“彆擔心呀,這個學校的老師挺負責任的,你去了要是有不會的地方,他們肯定會耐心教你的。而且啊,還有那麼多同學一起學習呢,大家都是從零開始,慢慢學就會了。”石添聽著老姨的話,心裡稍微踏實了一些,用力地點了點頭,回應道:“嗯,老姨,我知道了,我會好好學的。”
吃過午飯,稍作休整後,老姨說讓他一會報完名,自己試著回來,於是石添把一張北京地圖和一支筆裝進背包裡,便跟著老姨出門了。老姨指著那輛綠色的山地自行車,遞給石添一輛,說道:“走,咱們騎車去,北京經常堵車,騎自行車可以掌握時間不至於遲到,雖然遠點,路上還能看看風景呢。”石添接過自行車,跨坐上去,雙手握住車把,腳踩在踏板上,試著蹬了幾下,找回了些許騎車的感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添和老姨騎著車出了小區,微風輕輕拂過臉頰,帶著些許城市獨有的氣息,既有著花草淡淡的芬芳,又混雜著若有若無的煙火味兒。
沿著既定路線前行,不多會兒便臨近太平街。石添遠遠望去,陶然亭公園一片綠意盎然映入眼簾,蔥鬱的樹木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翠綠色的絨毯,其間點綴著星星點點、五彩斑斕的花朵,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彩畫。走近些,隔著柵欄,石添能瞧見不少老人在公園裡悠閒地打著太極,一招一式儘顯沉穩,他們的身影在綠樹花叢間穿梭,宛如歲月的舞者,平和又悠然。還有些孩子在空地上嬉笑奔跑,手中的風箏在空中高高飛揚,似是要與雲朵並肩,歡笑聲此起彼伏,為這片靜謐的公園注入了無儘的活力。
繼續向前,轉入虎坊路,街邊的小店琳琅滿目。傳統的天津炸糕檔口前排起了小隊,熱氣騰騰的炸糕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勾得石添肚子裡的饞蟲直鬨騰。
再往前,便是大名鼎鼎的大柵欄。這裡人聲鼎沸,仿若一個熱鬨非凡的大集市。古色古香的建築錯落有致,飛簷鬥拱、雕梁畫棟,儘顯京城古韻。老字號的招牌高高懸掛,瑞蚨祥的綢緞鮮豔奪目,張一元的茶香四溢飄散,內聯升的布鞋擺放齊整,一旁的古玩店透著神秘的氣息,雕花的門窗、古樸的招牌,店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老物件,從精致的瓷器到泛黃的古籍,仿佛在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引得路人忍不住駐足探看。
石添感覺自己像是穿越回了舊時光,被這濃鬱的商業氛圍和曆史底蘊包裹其中。行人們穿梭其中,或挑選心儀的商品,或隻是駐足欣賞這獨特的景致,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新奇與滿足。
出了大柵欄,朝著府右街前行,街道瞬間變得寬闊而莊嚴肅穆。道路兩旁,高大的槐樹整齊排列,枝葉在頭頂交織成一片綠色的穹頂,陽光透過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武警戰士身姿挺拔地站崗執勤,他們紋絲不動的身影如同堅毅的雕塑,守護著這片區域的安寧,石添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畏之情。偶爾有黑色的轎車緩緩駛過,安靜而低調,更添幾分神秘氛圍。
路過西四,石添看到路口四角繁華依舊,現代化的商場與傳統的店鋪相鄰而居。商場裡燈火輝煌,展示著時尚前沿的商品;街邊的小吃店、雜貨店也不甘示弱,用美味的食物和實惠的日用品吸引著過往行人。這裡既有城市快速發展的烙印,又保留著老北京的生活氣息,傳統與現代完美交融,讓石添目不暇接。
隨著車輪的滾動,來到車公莊大街。車水馬龍間,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玻璃幕牆反射著耀眼的陽光,寫字樓裡進進出出的白領們行色匆匆,手中拿著文件或筆記本電腦,一臉專注,仿佛整個城市的節奏在這裡陡然加快。街邊的咖啡店飄出濃鬱的咖啡香,為忙碌的人們提供片刻的休憩之所,石添望著這充滿現代感的場景,心中對未來在這座城市打拚的生活有了更真切的畫麵感。
接近西直門,交通樞紐的繁忙景象讓人震撼。立交橋縱橫交錯,如巨龍盤旋,汽車、公交車、自行車密密麻麻地穿梭其中,喇叭聲、引擎聲交織成一片嘈雜的樂章。地鐵口人潮湧動,人們腳步急促地趕著時間,奔赴城市的各個角落。石添和老姨小心翼翼地在車流人群中穿行,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掉隊迷路。
石添每經過一個路口,在等紅燈時,他都要停下來,拿出地圖,用筆標記出剛剛走過的街道。
經過將近兩個小時的騎行,終於到了目的地——魏公村的理工大廈。石添從來沒騎過這麼久的車,一路上雖說新奇不斷,但此刻疲憊也席卷而來。突然下車,他感覺屁股硌得生疼,大腿根兒還有點發麻,就像有無數根針在刺紮一般。他忍不住“嘶”了一聲,站在原地緩了緩,雙手不停地在大腿兩側輕輕揉搓,試圖緩解那股難受勁兒。過了片刻,他感覺稍微好了些,便把自行車鎖在了便道的樹下,跟著老姨進了大廈。
一進大廈,裡麵寬敞明亮,大理石地麵光可鑒人,反射著頭頂吊燈灑下的光芒。來來往往的人大多行色匆匆,手裡拿著資料或筆記本電腦,有的在低聲交談,有的則快步走向電梯。石添跟在老姨身後,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心中既帶著對新環境的緊張,又有一絲即將開啟學習之旅的興奮,腳步不自覺地有些發緊,暗暗祈禱接下來的學習過程能夠順利。
喜歡玲瓏塔下的愛情請大家收藏:()玲瓏塔下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