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新招的這四人,在石添的安排下分工逐漸清晰明確:
張楓怡:聲音清甜,擅長與客戶感性溝通;
黃凱:自帶憨厚氣質,易獲信任,適合理性分析;
周明遠:熟稔攝影器材知識,精於技術細節;
陳楠:精於數據整理與複盤,為銷售方向提供數據支持。
石添感覺自己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天賦,那就是能精準捕捉到每個人的特質:
比如發現周明遠背包側袋常年插著《光影時代》雜誌,便讓他用這個“專業人士”的人設主攻技術細節;
留意到黃凱笑起來時眼角的褶子像鄰家大哥,便經常帶著他負責在談判的最後階段和自己配合談價。他經常對著石添自嘲,說自己相傳統相聲《賣布頭》裡那個小夥計。
他們這新研究的“戰術”在業務拓展中屢試不爽。
周明遠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專業攝影師去“探店”,和攝影工作室老板找機會攀談起來:
“您這ra格式文件轉jpg時色階損失太明顯了,普通打印機根本還原不出暗部細節。”
說話時顯得格外專業,他先向老板們指出問題所在,吊足他們的胃口。
張楓怡則會在次日的跟進電話裡,用惋惜的口吻繼續補刀:
“我上周在展會見過一款激光打印樣片,那銳度和色域……可惜咱們好多同行現在用的設備都達不到,白白損失掉好多追求品質的優質客戶。”
這套組合拳打得客戶心裡直癢癢。
當再過幾天張楓怡以“數碼技術顧問”身份致電時,十有八九能約到麵談。
在拜訪工作室時,石添帶著黃凱甚至把提前打印好的樣片送上門:
一張是普通噴墨打印的人像,膚色偏灰且發絲模糊;
而另一張是激光打印的同場景照片,睫毛根根分明,背景虛化的光斑都透著細膩質感。
工作室老板摸著樣片驚歎時,石添適時遞上報價單:
“您每月耗材成本增加15,但客單價能提升30,因為客戶會為這種質感多付溢價。”
十幾天裡,他們背著裝有自己裁成a4尺寸相紙樣品的雙肩包穿梭於城區的寫字樓間,用攝影師、技術顧問、客戶經理的三重身份層層滲透。
當本月第七家攝影機構在合同上蓋章時,陳楠在複盤會上調出數據:
“此種策略的客戶接受率比常規陌拜高47,但周明遠的‘專業模式’導致3家客戶誤以為我們真的接拍攝業務,建議下次修改一下話術。”
石添轉著白板筆笑笑,筆尖在白板上劃出一道利落的橫線:
他要的不是完美無缺的策略,而是能在實戰中快速迭代的鋒利刀刃。
當然,在全組人都在慶祝業績提高的同時,平時愛琢磨事情的周明遠突然拋出一個問題:
“我們這算不算欺騙呢?”
當石添把鋼筆帽“哢嗒”扣回筆身時,會議室的白熾燈在他頭頂上閃了閃。
陳楠的心裡像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麵:
張楓怡轉著圓珠筆的手突然停住;
黃凱咬著的棒棒糖在齒間發出“哢噠”輕響;
四個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石添身上。
“這個問題挺好!”
“去年我第一次跟著曉亮哥跑客戶時,我也問過他同樣的問題,但是他到現在都沒給我答案。”
石添往後靠進椅背,指尖敲了敲桌麵的激光打印樣片:
“左邊是詐騙,右邊是銷售——區彆在哪兒?”
周明遠立即坐直了身子,攝影包帶子從椅背滑下。
石添用鋼筆尖指著樣片上的發絲紋理:
“詐騙是無中生有,而我們呢?”
他看向陳楠,後者心領神會,立刻翻開昨天石添讓他統計的數據報表:
“激光打印的色域覆蓋率比噴墨高23,能耗低17,客戶試用後的複購率89。”
“所以這不是欺騙,是催化劑。”
石添的筆在豎線右側畫了個圈:
“客戶困在‘噴墨技術夠用’的思維裡,就像用慣了蠟燭的人不知道電燈有多亮。”
“我們隻是扮成敲窗戶的人,讓光早點照進去。”
他用筆尖在紙上頓了頓:
“再說了......”他抬頭看向黃凱:“你上周給客戶演示樣片時,是不是讓他們親眼看到了區彆?”
“是。”黃凱的棒棒糖在嘴裡轉了圈:“那老板足足摸了五分鐘樣片,說‘這質感出的片肯定能賣上價’。”
石添笑了:
“這就夠了。”
“我們賣的不是話術和套路,是實實在在能幫他們賺錢並且在當下具備同行業競爭力的產品!”
他合上筆記本,目光掃過每個人的眼睛:
“如果你們誰還沒有轉過這道彎兒,或者覺得良心上過不去,就多花點時間給客戶做售後,讓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產品價值——這才是真正的銷售。”
會議室裡靜默了幾秒,張楓怡突然舉起圓珠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下次我打電話時,可以加一句‘建議您跟我們訂的第一卷相紙先用後付’嗎?”
石添點頭的瞬間,周明遠已經在筆記本上唰唰記錄:
“優化點一:話術強調‘體驗式營銷’而非偽裝身份。”
陳楠推了推眼鏡,在自己的紙質報表空白處寫下:
“教育客戶的成本。”
夕陽從百葉窗的縫隙斜射進來,在石添畫的那條豎線上鋪了明亮的橫線。
他看著眼前四個年輕人重新煥發光彩的臉,想起了洪勝辦公室裡的那尊關公像:
刀刃要鋒利,刀柄卻需握得正。
或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慈悲”——
用最節省成本和最提升效率的方式,把真正的價值送到需要的人手裡。
會議室的玻璃門輕響,洪勝帶著一身他辦公室裡的檀香氣息走進來,剪裁得體的西裝肩線在夕陽下顯得更加立體。
他抬手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掃過桌麵散落的激光打印樣片和數據報表,唇角的笑意更深了幾分。
“說得好!”
原來,洪勝一直在門口聽著石添在分析銷售和詐騙的這種區彆。
石添慌忙起身時,看見老板那法式襯衫的袖扣閃著溫潤的光,那是塊刻著鬆竹紋的和田玉。
“石經理剛才的話,我總結成十二個字——”洪勝走到白板前,用指尖點了點那條豎線:“以術明道,以道馭術,方得始終。”
他轉身時,背後的光影將他的身影拓在了牆上:
“很多人以為銷售靠的是嘴皮子,但你們石經理讓我們大家看到了更珍貴的東西......”
他忽然伸出手握了一下石添的胳膊,帶著兄長般的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