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
低熱?
趙仁理心不在焉地聽著,腳步卻沒有停。
廣播裡的消息隻在他疲憊的心湖裡激起一絲微瀾,很快便沉了下去。
他現在滿腦子還是課堂上那令人窒息的場景,蘇子言冰冷的聲音,同學們嘲諷的目光,王浩那張討厭的臉……
還有鼻端那縷若有若無的清冷藥香。
他煩躁地甩甩頭,強迫自己不去想。
下一節課的時間快到了。
杏林苑坐落在申城大學老校區最幽靜的西北角。
穿過一片有些年頭的香樟林,繞過幾座爬滿藤蔓的舊式實驗樓,才能看到它古樸的飛簷。
藥廬,則是杏林苑後院單獨辟出的一間青磚灰瓦的平房。
遠離教學區的喧囂。
趙仁理走進藥廬時,裡麵已經彌漫開一股濃鬱複雜、難以形容的混合藥味。
苦澀、辛香、微甘……
各種氣味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屬於中藥房的沉厚底蘊。
七八個同學已經圍在中央一張寬大的紫檀木長案旁。
案上擺放著形態各異的藥材切片、根莖、果實,還有幾套擦拭得鋥亮的黃銅藥秤、藥碾、藥臼。
蘇子言站在長案主位,已經換上了一身素淨的深藍色棉麻盤扣上衣。
長發一絲不苟地在腦後綰成一個簡單的發髻,露出光潔的額頭和修長的脖頸。
她正垂眸,用一把細長的銀勺,仔細地從一個青瓷小罐裡舀出一些暗紅色的粉末。
夕陽的金紅色光芒透過藥廬高高的木格窗欞斜射進來,恰好籠罩在她身上,仿佛為她周身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邊。
衝淡了幾分平日裡的冷冽,卻更添了一種專注而神聖的距離感。
“人到齊了。分組。”
蘇子言頭也沒抬,聲音清冷依舊,
“兩人一組。案上有桂枝湯的配伍藥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各自取一份。”
同學們立刻行動起來。
趙仁理下意識地往後退了半步,目光在人群中搜尋。
他看到了王浩,對方正和一個同樣家境不錯的男生湊在一起。
兩人邊看著蘇子言,邊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其他同學很快找到了搭檔。
最後,隻剩下趙仁理孤零零地站在外圍,像一個多餘的影子。
“趙仁理。”
蘇子言的聲音響起,目光終於從手中的銀勺抬起,落在他身上,
“你和我一組。過來。”
“啊?我?”
趙仁理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
隨即心頭猛地一跳,和蘇教授一組?單獨?
“有問題?”
蘇子言微微挑眉。
“沒…沒有!”
趙仁理連忙搖頭,有些手足無措地走到長案的另一側,站在蘇子言的對麵。
“煎藥首重器具與水質。”
蘇子言似乎完全沒在意他的局促,自顧自地開始講解。
“砂鍋陶罐最佳,忌用金屬器皿。水,以清冽活水為上,山泉次之,自來水再次。今日條件所限,使用淨化水。”
她拿起一個樸拙的粗陶藥罐,用清水仔細衝洗了幾遍,然後用一方潔白的細棉布擦乾內壁。
“桂枝湯,外感風寒表虛之祖方。調和營衛,解肌發表。”
她一邊說,一邊動作流暢地將長案上的藥材依次拿起,分量精準地投入陶罐中。
白芍、生薑片、炙甘草、掰開的紅棗……最後是桂枝。
“藥材投放,亦有講究。質地堅硬者先煎,如礦石貝殼;氣味辛香易揮發者後下;而此方,常規同煎即可。然火候,乃重中之重。”
她拿起一旁一個同樣樸拙的、帶蓋的粗陶藥壺,裡麵已盛好水。
她將藥壺放在一旁一個特製的、帶有通風孔的小泥爐上。
點燃爐下的無煙炭,幽藍的火焰安靜地舔舐著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