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寒風裹挾著細雨拍打著航站樓的玻璃幕牆。葉安諾拖著印有賽事徽章的黑色行李箱,馬尾辮在頸後隨著步伐輕輕晃動。剛結束tt名古屋女子總決賽征程的她,此刻卻無暇回味賽場上的榮耀,腦海中不斷盤旋著三天後即將到來的乒乓球二級裁判考試。
“阿諾,等等我!”身後傳來熟悉的呼喚。孫穎莎背著印著卡通圖案的雙肩包小跑過來,額前的碎發微微濕潤,“這麼著急回青島,連慶功宴都不參加啦?”
葉安諾停下腳步,露出歉意的微笑:“沒辦法,11月的二級裁判考試對我太重要了。”她晃了晃手機,屏幕上顯示著父親發來的消息:“已幫你聯係好市體校的模擬考場,下飛機直接過去。”
孫穎莎撇了撇嘴:“你啊,真是個拚命三娘。不過話說回來,要是裁判席上有你這麼厲害的人,那些想耍小聰明的選手可就慘咯!”她伸手拍了拍葉安諾的肩膀,“等你拿了二級證,可得好好教教我那些刁鑽的判罰規則。”
告彆隊友,葉安諾踏上了回國的航班。機艙內的燈光柔和地灑在她身上,她從背包裡取出皺巴巴的裁判規則手冊,扉頁上用藍色記號筆寫著“規則即賽場的建築藍圖”——這是父親葉易年的字跡。翻動書頁時,一張泛黃的照片滑落出來,照片裡五歲的她站在青島市少年宮的乒乓球台前,球拍幾乎和她的肩膀一樣寬。
飛機降落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時,夜幕已經籠罩了整座城市。出口處,母親蘇瑤穿著駝色大衣,手裡捧著保溫桶,熱氣透過桶蓋縫隙嫋嫋升起。“快嘗嘗,你最愛喝的蛤蜊疙瘩湯。”蘇瑤接過女兒的行李,關切地打量著她,“臉色這麼差,是不是比賽太累了?”
十一月的青島,寒風裹挾著鹹澀的海腥味撲麵而來。tt名古屋女子總決賽剛剛落幕,葉安諾拖著印有各國賽事徽章的行李箱,腳步匆匆地走出流亭國際機場。她的馬尾辮隨著步伐輕輕晃動,手腕上那根標誌性的藍色幸運手繩,在寒風中微微飄揚。
"小諾!"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葉安諾回頭,看到母親蘇瑤正穿過人群向她走來。身為央視"金話筒獎"得主的蘇瑤,此刻全然沒有了熒幕上的端莊嚴肅,臉上滿是關切。"累壞了吧?"蘇瑤接過女兒的行李,"你爸已經把市體校的訓練館收拾好了,咱們直接過去。"
葉安諾揉了揉發酸的肩膀,露出一個疲憊的微笑:"媽,我真的沒事。就是心裡一直惦記著三天後的二級裁判考試......"
"我還不知道你?"蘇瑤輕輕刮了刮女兒的鼻子,"從小到大,隻要是你認定的事,就一定會做到最好。當年你四歲第一次摸乒乓球拍,就說要拿世界冠軍;現在又想當最優秀的裁判......"
母女倆說著話,已經來到停車場。葉安諾剛坐進車裡,手機在帆布包裡震動起來。解鎖屏幕,孫穎莎發來的消息帶著一串跳躍的火鍋、烤肉表情包:“阿諾!聽說你考完試就要回國家隊集訓了?本乾飯人嚴重抗議!必須用青島小燒烤和鮁魚餃子補償我!對了對了,考試加油!等你帶著裁判證風風光光回來!”
葉安諾被逗得直樂,手指在屏幕上飛速滑動,還特意加上了揮舞紅旗的動態表情:“小魔王放一百個心!等我把二級裁判證收入囊中,下次比賽就申請全程盯著你的場子!誰敢在我眼皮子底下耍小聰明,紅黃牌直接安排!考完立馬組局,海鮮管夠,不把你吃撐不算完!”發送完消息,她望著車窗外紛飛的雪花,仿佛已經看到孫穎莎咋咋呼呼回複的樣子,心裡滿是暖意。
車子停在市體校門口時,天已經完全黑了。訓練館內燈火通明,葉安諾遠遠就看到父親葉易年的身影。這位國內頂尖的建築設計師,此刻正專注地調試著發球機。
"回來啦?"葉易年推了推眼鏡,"我根據最新的裁判規則,調整了發球機的參數。這次設置了二十種不同的違例情況,包括發球高度、旋轉角度、遮擋動作......"
葉安諾放下行李,走到發球機前仔細觀察:"爸,這次考試實操部分聽說會有很多國際賽事的真實案例。我有點擔心......"
"彆擔心。"葉易年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拋物線,"你看,乒乓球的運動軌跡和建築力學是相通的。發球時的高度、速度、旋轉,都可以用數學模型來分析。就像設計一棟大樓,每個細節都必須精確計算。"
接下來的三天,葉安諾幾乎把自己泡在了訓練館裡。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場館,她已經開始背誦裁判規則;白天,在父親的指導下反複練習各種判罰;晚上,母親會帶著熱騰騰的飯菜來陪她,三人一起觀看國際賽事的裁判執裁視頻,分析每一個判罰的依據。
"小諾,你看這個球。"蘇瑤指著電視屏幕,"裁判為什麼判發球違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葉安諾盯著畫麵,仔細觀察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拋球高度不夠,而且擊球瞬間球拍遮擋了視線。媽,你發現沒有,這個選手故意用了一個假動作來迷惑裁判......"
考試當天,青島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葉安諾站在市體育中心的考場外,看著其他考生緊張地翻著複習資料,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
"小諾!"王雨晴穿著紅色羽絨服跑過來,懷裡抱著厚厚的規則手冊,"我緊張死了!聽說這次考試特彆難,還有很多英文術語......"
葉安諾拍了拍她的肩膀:"彆慌,把平時訓練的水平發揮出來就行。對了,記得注意發球時的隱蔽動作,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略的細節。還有,國際比賽中的判罰尺度和國內有些不同......"
正說著,考場的大門緩緩打開。葉安諾深吸一口氣,走進了這個決定她裁判生涯的考場。
考場內,二十張課桌整齊排列,每張桌上都擺放著計分器、紅黃牌和嶄新的裁判規則手冊。主考官李隼坐在主席台上,目光掃過台下的考生:"作為一名合格的裁判,不僅要熟悉規則,更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公正的判斷力。現在,理論考試開始。"
試卷發下來,葉安諾快速瀏覽題目,當看到"結合建築力學原理,分析乒乓球發球軌跡的判定標準"這道論述題時,她心中一喜——這正是父親這幾天重點輔導的內容。筆尖在答題紙上沙沙作響,她將拋物線方程與裁判規則完美結合,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