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突然看不懂這個劇情發展了?】
【+1,感覺陸望澤的反應一會兒正常,一會兒過激。】
【老師,小陸雖然暴躁了點,但也不至於真的殺人吧?如果那老中醫沒提醒,接下來的故事,該不會真要法製咖了吧?有點繃不住。】
【作者已經沉浸在自己的藝術裡無法自拔了,之前提到小程他們在莫寶的病房裡搜出了竊聽器,然後,然後就沒有後續了,現在似乎又要繼續亂扯故事線了…】
【我也是一臉懵,感覺作者似乎很想寫點大的,結果憋了一坨大的,虎頭蛇尾,好多線都這麼擱置了,果然這種小說就應該丟掉腦子看。】
【是啊,小程那邊有什麼進展,作者就算不想詳細寫,也至少提一嘴吧?挖坑不填到底想乾什麼?】
【情況肯定沒這麼簡單,陸望澤跟這黑社會的男人肯定有什麼瓜葛,說不定是血海深仇。】
【雖然但是,這倆哪來的血海深仇,也就今天見了一麵,之前關係八竿子打不著。】
【可能是上一輩之類的?看這樣子應該是要鋪小陸的線了。】
【小陸股狂喜!】
【……】
因著莫逢春跟陸望澤和程以嘉的羈絆值保持在50點之上,再加上最近積累了一些言情值,可以遠距離透過係統麵板關注這兩人的動向。
要說信息量最多的,還得是程以嘉這邊。
李帆的死亡案非常複雜,又是牽扯到莫宇業,又是牽扯到陸婉,還跟兩個黑色幫派有關,所以莫逢春光是梳理這些也費了不少精力。
最重要的是,她還要比程以嘉那邊的調查多思索一部分,那就是整理上一世陸望澤與陸婉的故事線。
這部分她完全不清楚,為了確保之後不會有過於難把控的不穩定因素出現,她需要早早了解個大概,以便提前做好預設。
目前從程以嘉那邊得到的關鍵信息有:
莫宇業與黑幫有聯係,他提拔李帆,大概率也是幫忙洗錢,畢竟洗錢環節不僅要搞資金流,還涉及資金多國流轉,外貿經理這個職位非常方便。
原本外貿經理這個職位大概率是趙俊的,那麼莫宇業為什麼不直接與趙俊合作,而是要迂回選擇李帆?
可能一方麵是因為莫宇業跟趙俊互相看不上,屬於互相牽製的角色。
趙俊不好掌控,所以莫宇業趁機借助李帆對升職的渴望,以及趙新才對趙俊的殺妻之仇,三人組團籌謀了趙俊的死局。
另一方麵也可能是因為,趙俊與莫宇業所歸屬的背後勢力,其實利益不太一致,又或許是他們本質就在為不同陣營服務,因此難以合作共贏。
根據趙新才的口供可以得知,當初他的妻子被趙俊強奸,警方卻不立案件,說明趙俊肯定不僅僅隻是普通職員,一定也有某些勢力庇護。
如果莫宇業與趙俊是同個幫派,那麼就算他們再怎麼互相看不上眼,上頭為了利益,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讓兩人互相殘殺,提高不穩定性。
這般想著,莫逢春便更確信莫宇業對趙俊下手,可能不光是私人恩怨,更有背後派彆的暗示。
否則弄死趙俊的這件事不會如此順利,上頭的人甚至怕引火上身,連忙催促下麵警員儘快結了案。
莫宇業墜樓死亡,他生前曾參與過不少洗錢活動,如今這些證據不知被他放在了哪裡,最著急的肯定是他原本所屬的幫派。
那群人在莫家沒有找到,所以早早派了楊雪過來接近她,想要打聽某些細節。
隻可惜她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於是楊雪隻能找要幫她搬家的借口,以便光明正大地去趟莫家,再好好觀察。
由此看來,楊雪和莫宇業同屬於一個幫派,放火燒莫家的也是這個幫派。
上一世,莫宇業出車禍死後,來家裡找她的那個男人,就是李帆。
而這一世,李帆提前死亡,可能是因為莫宇業提前死掉而引發的蝴蝶效應,畢竟那邊的幫派勢力縱橫交錯,非常複雜。
莫宇業是洗錢的核心之一,他死了,可能警察很快就能調查到李帆,背後幫派為了滅口,所以會儘快處理掉李帆。
李帆是一定要死的。
這條線索斷了,警察就拿這個洗錢勢力沒辦法,再上下一起施壓,洗錢案就隻能暫時擱置。
莫逢春猜測,上一世李帆如果在莫家找到了莫宇業洗錢的信息,那麼他可能會因此保下一條命。
但是李帆走之後沒多久,莫家就著火了,說明李帆大概率沒有找到幫派需要的東西,而他作為不穩定因素,同樣會被勢力除掉,恐怕上一世也是難逃一死。
兩世的區彆隻在於,李帆死得早還是死得晚。
義聯幫是前些年盤踞在安橋的黑色勢力,隻不過後來政府整改,大力推進掃黑進程有了成效,近兩年似乎治安好了許多。
所以如今提到黑幫,大部分人都會先想到義聯幫,警察也不例外,而且舊港那邊,義聯幫似乎格外囂張,簡直成了自封的土皇帝。
但是程以嘉的那位同村阿姨錢彤提到了個關鍵線索,說是舊港這邊並非隻有義聯幫一個勢力,還有另外的幫派在爭奪港口那邊的管轄與生意。
兩個派彆似乎格外敵對,但相比義聯邦的浮躁與張揚,另外那個叫聖和社的幫派,倒是顯得非常低調。
那麼,莫宇業到底是為義聯幫洗錢,還是為聖和社?
關於聖和社的訊息,警方那邊知道的也很少,而透過程以嘉視角觀看這些的莫逢春,自然也就更不了解了。
這條線索戛然而止,隻能等到殺害李帆的關鍵人物陳明落網,才能繼續推進。
說來,這兩個敵對幫派的糾纏,總令莫逢春格外在意,畢竟原劇本中,陸望澤的故事線似乎就圍繞在兩個黑幫之間。
想到這裡,莫逢春重新讓係統調出原劇本,找到陸望澤的劇情,再次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原劇本中關於這些幫派的衝突描寫得也並不詳細,大多都是簡單圍繞著陸望澤辦成了幾件大事,打臉一眾炮灰的常規套路來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