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還有一份飯,是他們給你準備的,但吃還是不吃,由你自己決定,反正你剛剛喝過粥,餓不死。”
說完莫逢春便收回了視線,沒再多關注尹宥白。
沉寂許久的彈幕在此時突然出現。
【呃…還以為之前跟裴書宴通電話的新人會有戲份,結果除了那通電話,連根毛都沒見到,不太懂了。】
【不是不出現,隻是時候未到,作者這麼寫一定有她自己的想法,大概吧。】
【賤男最好彆出現,第一麵就把我氣得不輕,他是裴書宴的什麼人啊,話裡話外全是占有欲,看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支持,逢春本來就因為那個夢,對男性之間過度親密的行為感到厭惡,大裴搞不定那人,股情隻會一跌再跌。】
【疑似作者自己有異食癖,還想喂我們吃屎。】
【豬精作者一直在挑釁我,0個人想看裴書宴跟個男人糾纏不清。】
【性壓抑的言情女又開始惡毒發言了,先不提這個新人物小少爺會有什麼戲份,但一看到對方似乎跟裴書宴有點關係就審判上了,異性戀就是高貴哈。】
【太會說了,我尋思裴書宴跟莫逢春目前也隻是醫患關係吧?結果言情姐們已經把裴書宴看成自己的所有物,其周圍一旦有其他角色靠近,必然要跳腳大罵。】
【言情姐們自詡自己最愛女,結果男角色身邊隻要有略微曖昧複雜的關係,就立刻苛責上了,小少爺是個男的都罵得這麼難聽,如果是女配角豈不是更沒法活了?】
【停停停寶子,你聽聽自己說的話陰不陰,什麼叫“是個男的都罵得這麼難聽,如果是女配角豈不是更沒法活了”?】
【恭喜樓上發現笑點,蟑螂的潛意識裡就是覺得男人高女人一等,我們罵男人,就說明更恨女人,聽懂掌聲。】
【裴書宴不就是我女的所有物嗎?不管我女看不看得上他,他就是得圍著我女團團轉,沒管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讓Cp黨吃了屎,讀者連罵都不能罵了?】
【陰陽怪氣說異性戀就是高貴的,你爸媽知道你覺得小眾同性戀才是真愛嗎?也是為了標榜自己特殊不一般,連爸媽都不要了。】
【要求男主們都潔身自好的人都是小學生吧?現實裡優秀的男人怎麼可能沒有感情史,沒有曖昧對象?每次看到這種弱智發言都一肚子火。】
【又開始來小說男角色褲襠裡找現實了,我不行了,這麼喜歡爛黃瓜,等我們潔黨把潔男玩爛就送給你們。】
【到底是誰在喜歡菜花男,不是睡的人越多就越有魅力,喜歡彆人用過的東西,這個世界的異食癖原來如此多嗎?】
【……】
言情跟男同吵,女主黨跟男主黨吵,潔控跟不潔控吵,彈幕已經撕得不知天地為何物了。
彈幕內容是幾天前的,以往都是實時出現,這次怎麼滯後這麼久?
莫逢春察覺到了不對勁。
第一條彈幕說尹宥白從跟裴書宴打過電話後,就沒有再出場了。
裴書宴當晚確實回去找了尹宥白,按理說賣腐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把兩人相處的劇情呈現給讀者,以此來刷高賣腐值。
但它為什麼不按常理出牌,反而隱藏了這一段?
聯想到裴書宴寧願受重傷,也要推動尹宥白被綁架的心思,莫逢春開始梳理其中的邏輯鏈。
尹宥白對裴書宴有病態的控製欲和占有欲,而裴書宴顯然在這種壓抑下滋生了不少惡意和憎恨。
兩人那晚的見麵,在她故意給裴書宴送零食後,絕對不會太和諧。
不過,某些彈幕哪怕明確知道兩個男人互相憎惡到恨不得殺死對方,依舊可以歡歡喜喜地磕下去,並大呼這種愛恨糾纏,恨海情天就是最美味的。
尹宥白和裴書宴之間的矛盾,在他們看來,應該就跟小情趣似的,他們自然會照盤全收。
這種趨勢分明對賣腐是有利的。
而且裴書宴設計尹宥白的手段很隱蔽,讀者的視角有限,這部分劇情呈現出來,他們也不太能猜得出裴書宴是為了逃脫才會故意激怒綁匪,從而被打成重傷扔下車的。
說不定,一些彈幕還會帶節奏說裴書宴這種看似降智的做法,是因為他關心則亂,見少爺被綁匪抓,就什麼理智都沒有了,然後美美吸納一堆男同粉。
推到這裡,將尹宥白和裴書宴這條劇情線展現給讀者,還是怎麼看都對賣腐很有幫助,它根本沒理由放棄。
既然如此,就隻能繼續往下推了。
尹宥白被綁來的時間比較早,她則是為了找到莫宇業藏起來的洗錢線索,而意外被抓來的…
啊,原來如此。
莫逢春眸光微閃,想清楚了其中的緣由。
就像她無法預知未來,賣腐也沒辦法預測事態發展,重點就在於,沒人能提前想到,綁架她的人,和綁架尹宥白的人是同一個團夥。
她和尹宥白若是不曾因綁架相遇,賣腐自然沒必要掩蓋尹宥白和裴書宴之間所謂的“愛恨情仇”。
但這次的綁架案中有了她的存在,她又被麵具男推著與尹宥白產生了交集,兩人現在還處在一個房間內。
有句話叫“自古患難見真情”。
她目前跟尹宥白的處境,不就是最常見的,培養感情的言情橋段嗎?
這次的綁架案一環扣一環,裴書宴陷害尹宥白的計謀,與她解鎖莫宇業密碼的事件交叉,造成了蝴蝶效應。
賣腐如果有意掩蓋某個環節,邏輯鏈就會崩塌,讀者們看得雲裡霧裡,隻會集中吐槽亂七八糟的劇情,甚至會起逆反心理,察覺到它在故意湊對尹宥白和裴書宴。
所以賣腐隻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不插手此次變數,將此次綁架案的來龍去脈全部展現,眼睜睜看著她靠著計謀吸納人氣值與喜愛值,甚至還能借機拉高一點與尹宥白的言情值。
另一個就是從綁架案的源頭掐斷,耗費不少能量掩蓋這段劇情,從而不被讀者感知到,用最少的損失,壓製她這位女主可能帶來的巨大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