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拍攝各個角度的照片和視頻,然後加上遊標卡尺,又拍了一遍……
拍的時候,他利用從某些小視頻學來的認證手法,寫了一張有送拍德嘉拍賣行信息的紙條放在旁邊。
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把兩件翡翠裝進首飾盒,存到保險手提箱裡,然後用平板把資料整理好,登錄自己的qq郵箱,開始撰寫郵件。
“德嘉拍賣行征集部:你們好,我有一支滿陽綠玻璃地天然翡翠手鐲想上貴公司的八月份香江那場珠寶專賣會,資料隨附件,請儘快答複,謝謝。”
全部檢查一遍,沒有猶豫,點擊發送。
很快收到了對方郵箱設置的自動反饋郵件,表示會儘快給與答複。
忙完這一切,李石站起來,長籲了一口氣,出門覓食,在小區門口的餐館飽食了一頓後,回到住處,開始繼續學習。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學課程很多,專業必修課程就包括: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大學寫作等等。
因為李石上的是師範學院,另外還有教育相關的課程。
教材早就在網上買好了,這次要通過實體書來學習。
他打開《中國現代文學史》,閱讀起來。
時隔數年,再讀大學時期的教材,感覺要比小學至高中的教材陌生很多。
他讀了半頁,想起剛剛發出去的郵件。
“時間這麼短,肯定不會這麼快回複。”
想是這麼想,但李石還是忍不住拿起平板,進入qq郵箱看了眼,果然,沒有未讀郵件。
過了一會,看完一頁書,他又點開郵箱看了下啊,還是沒有新郵件。
如此反複幾次,都沒看到新郵件後,李石察覺到自己狀態不對,索性把平板關機,調整心態,專注學習。
漸漸地,他沉浸在書本中。
這段時間,重新學習小學到高中的語文,他發現,擁有了社會生活經曆之後,再來讀以前讀過很多遍的文章,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為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當時寫作時的感受,所以時常有新的體會。
現在學習大學課程,也一樣有新的感受。
傍晚五點,李石合上書本,很有感慨地打開朋友圈,編輯文字:“文學的發展也離不開曆史的洪流,新時期,便有新文學,新文學,當有新的……”
他本來想寫“使命”兩個字,可又覺得這兩個字對自己這種俗人來說,太過“厚重”,便刪掉了後麵的內容。
“文學的發展也離不開曆史的洪流,新時期,便有新文學。”
拍了一張書本的封麵,發了出去。
打開平板看了下,德嘉拍賣行那邊還是沒有回複,不過現在他的心態已經放平和,也沒太在意,心想,再等等,不行的話就換一家拍賣公司,再不行,直接去交易會。
世上很多道理是通用的,商業上,隻要貨物足夠好,足夠稀有,總是不愁賣不出去的。
他動了一下身體,出門,依舊去中午那家小餐館覓食,他們家的紅燒鯽魚是用活鯽魚現殺現做,味道很好,價格也不貴,三十塊一份,上午李石沒吃過癮,他打算再去吃一次。
剛到樓下,微信響了兩下,解鎖一看,陳秋葉發來的。
“你不會還在讀大學吧?(驚訝)”
“我看到你發的朋友圈了,那本書好像是大學教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