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是從小地方出來的,學生時代沒上過什麼專業的體育課,記憶中,體育課如果沒有被班主任改成“自習課”,就是玩三種球:小小的乒乓球、大大的籃球和排球。
那時候,他身體素質和天賦都很一般,這三種球,也就是班上隨大流的水準。
至於跑步,就記得體育老師教過一次站姿起跑,然後讓同學們自由發揮。
“現在學校裡好像對體育課更重視了,可惜,自己畢業早了,沒趕上時候。”
李石打算先通過資料,對“競技短跑”建立初步認知,明白自己要學的是什麼——經過前麵幾個項目的學習,他領悟到“係統性”學習的重要性。
一頭紮進去胡亂學,可能最終也能學好,但肯定不如一開始就係統性學習來的效率高。
“短跑訓練,說到底都在這三個框架之下:肌肉骨骼力量訓練、身體供能能力訓練、動作技術有效性訓練。”
李石看到這,不由摸了摸下巴。
以自己17.9的體質屬性,前麵兩項會很輕鬆,難點在於“動作技術有效性訓練”,也就是常說的跑步全程技術——起跑技術、加速跑技術、途中跑技術、彎道跑技術和終點跑技術。
……
第二天,李石起床後,先上b站看了一會教學視頻,然後來到客廳,把奧運競走冠軍、國家級教練員王麗萍發在b站上的熱身教學視頻,投屏在電視機上。
跟著做了建議的五組動作後,感覺身體好像完全沒熱起來。
他搖頭而笑,又反複做了兩遍,身體舒展了很多。
接下來,他又把收藏的短跑專項熱身動作投屏到電視上,不過這次沒有跟著視頻裡的運動員一起做動作,而是反複看了兩遍,用心觀察她的動作細節——這種動態熱身動作不適宜在房間內開展,先熟悉一下,等會再去戶外實踐。
八點半,給新招的助理發了信息,要她幫自己搜集潭州市的體育特長培訓機構,要那種有專業田徑教練的。
發完信息,李石把手機、平板和水壺裝進特意買的的小包裡,下樓,來到小區外的江邊公園,先還是做了五組尋常熱身運動,然後打開平板,跟著教學視頻,學習跑步專項動態熱身。
熱身對如今的李石來說,毫無難度,他能很輕鬆地把“評論區”裡說難度高動作,都做的很標準。
“以自己的身體素質,學習體育技能,果然要進入快速刷經驗的時期了麼,嘿嘿。”
熱完身,開始學習田徑專項基礎動作與力量訓練。
“第一個動作,小步慢跑。”
“第二個動作,高抬腿跑。”
……
“第五個動作,a式跳躍。”
李石跟著視頻學動作的時候,可能是因為這些動作幅度都比較大,很快引起了一些路人的圍觀。
他也不管彆人怎麼看,隻要沒打擾到彆人,就自己做自己的事。
就算被人當做耍猴的,也沒什麼。
哪個耍猴的能賺財富屬性點和體質屬性點呢?
整套教學視頻足有三十個專項動作,全部跟著教學視頻做一遍,饒是以李石的身體素質,都出了一身大汗。
不過想著其中一些高難度動作,自己一一輕鬆學會,他瞬間體會到了學生時代那些高智商學霸的樂趣。
喝了一小口水,拿手機出來一看,居然已經過去了兩個半小時。
瞄了一眼學習麵板,競技短跑還是(未入門)。
李石心裡有數:“估計要把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跑技術學一遍,才會晉升。”
得抓緊時間找入門教練!
他看了下助理張慧靜的微信,沒動靜,便打了個電話過去。
“田徑私教找的怎麼樣了?”
電話那邊傳來張慧靜有些緊張的聲音:“老板,我聯係了一些培訓機構,但感覺他們的教練都達不到你說的專業教練程度,後來我想起我室友的哥哥以前省體育專業學院練田徑的,就托她問問,現在那邊沒給消息,所以我暫時先沒跟您彙報。”
李石正要說話,突然背後傳來一聲尖銳的狗叫聲。
“打電話的帥哥,快躲開!快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