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忙發信息表示感謝,順便問了一句:“對了鄒教練,你的工作室裝修的怎麼樣了,打算什麼時候開業呢?”
雖然鄒美琳是看在自己買了瑜伽私教課才額外幫自己點評短跑彎道技術的,但瑜伽課也是實打實要去上的,兩人幾次交道打下來,也算熟了,他想著對方工作室開業,禮節上應該送個花籃什麼的。
鄒美琳這次回複的非常快:“不好意思啊,李石,正想跟你說這個事,我這邊裝修上遇到一點問題,所以你的瑜伽課還需要往後再拖幾天。”
李石一愣,回道:“沒關係,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知道,但也要和你說一聲抱歉,畢竟是我食言了。”
和鄒美琳聊完,李石開始在自己之前收集的資料裡檢索蘇炳添的彎道技術。
查了一圈,最後重點看他一九年在橫濱世界接力賽上的表現。
這場比賽,他以驚人的彎道技術實現了超車逆轉,最後幫助國家隊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李石反複看了幾遍,重點看他的技術動作。
“接棒後,他的重心壓得比較低,比較靠前,擺臂幅度……”
光看還不夠,他還站起來,直接慢動作模仿。
之前模仿泰森蓋伊讓他嘗到了甜頭。
……
第二天早上,李石驅車來到高爾夫學院旁邊的足球場。
第一次上午來這邊,遠遠看著,發現整個足球場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
原本還挺高興,不過等他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傻眼了——門鎖著的,再看門衛室,也沒人。
“算了,運動基地的兩百米跑道再養護兩天就能投入使用,正好晚上陳秋而言要來,也不差這一兩天。”
雖然掃興而歸,但李石回到家也沒有浪費時間,上午研究蘇炳添的彎道技術,進行靜態模仿——比劃和用腦子想象,下午則看書,《速度科學和短跑藝術》。
這本書寫的很專業,從一個專業教練的角度闡述對短跑的科學理解。
李石越讀越覺得乾貨很多,很快就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從中午十二點半,一直看到下午五點多,把整本書認認真真讀了一遍,結合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心得,一時間感覺收獲很大,特彆想找個專業人士交流一下讀書心得。
他翻出鄒美琳的微信,問了一句:“鄒教練,在忙不?”
鄒美琳發了一張她工作室裝修的照片過來:“裝修工人下班了,我也正準備回家。”
李石見她現在不忙,立刻問道:“剛剛看完一本短跑方麵的書,想跟你探討個問題,你們以前當運動員的時候,專門學過短跑力學嗎?”
鄒美琳:“自己訓練的時候沒學過,後來為了當教練學過。”
聊了兩句,鄒美琳感歎道:“你真是我見過最愛學習的短跑業餘愛好者,就算是專業搞田徑的,也沒幾個有你這麼大的勁頭。”
李石看到她信息笑了一下,心想,你要是有學習麵板,說不定學習勁頭比我還大。
正要謙虛一句,新信息又過來了。
“我這幾年主要練的是瑜伽和健美操,側重研究的是塑形,短跑方麵,除了當初最擅長的彎道技術,其他確實也可沒什麼好教你的,這樣吧,看在你是我工作室第一個客戶的份上,過幾天我忙完了,免費送你兩堂課彎道技術的特訓課,怎麼樣,夠意思吧?”
朋友的書,大家去幫忙看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