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李石敏銳地捕捉到了魯叢偉用了一個“也”字,立刻問道:“還有誰也在畫畫嗎?”
“大鵬啊,下午跟他視頻的時候他也在畫畫,不過他畫的是毛筆畫,不是你這種鉛筆畫。”
大鵬名叫江天鵬,四十多歲,魯叢偉的朋友,也是這次合買石頭的人之一,他是本職是做箱包生意的。
李石當初在瑞麗市見過一次,是個很瘦小的中年人,耳垂特彆長,當時魯叢偉介紹的時候,還笑稱他是有一對佛耳。
“我看看,你這畫的是啥啊,鼻子是鼻子,嘴巴是嘴巴的。”
“這叫石膏局部頭像,我這還在學習,大鵬他畫的很好嗎?”李石解釋了一句,又問道。
魯叢偉:“我也不懂這個,他畫的是花啊,鳥啊,看著反正比你這個好看多了,我記得他學毛筆畫起碼有七八年了都,你不知道,他姐夫是畫家,不過好像不怎麼出名。”
和魯叢偉八卦了幾句,又說了一下石頭後續怎麼處理。
李石雖然隻入了一股,占個小頭,但他有另外的目的,很關心這些,一聽魯叢偉先把手鐲切出來,然後找下家接手,立刻道:“老哥,你認識那些有實力的下家,什麼時候也介紹我認識一下啊。”
進入這一行,他才知道,其實翡翠行當裡,雖說很亂,但分工也很細,尤其在網絡銷售起來之前——玩毛料的玩毛料,做手鐲的做手鐲,終端銷售是終端銷售。
那種整條產業鏈都涉足的大佬很少。
不過最近這些年,網絡銷售,尤其是直播帶貨興起後,很多都亂了,跨界了。
“可以啊,趁這次有手鐲,介紹一個專門在平洲做手鐲的同行給你認識,他現在生意做得很好。”
聊了一會,掛了視頻,李石想起魯叢偉說江天鵬的姐夫是畫家,而江天鵬本人也學畫畫七八年了,應該認識很多畫圈的人,便從微信好友列表裡找找到他的微信,點進朋友圈翻開了一下。
他的朋友圈倒是沒有設置多長時間不可見,但是沒有曬過一張畫,倒是有很多曬翡翠的動態。
翻了一下,又看他最新發的一條動態,是十幾天前的:送給夫人的生日禮物,她愛不釋手。
附圖是一支冰晴底的手鐲,很潤,李石一看就知道價格不便宜,起碼要中六以上,也就是至少的好幾十萬。
翡翠到了這個檔次,都是高奢品。
“生日送這樣的禮物,這個大鵬老板家底很厚實。”
李石給他發了條微信:“大鵬老板,我最近在學畫畫,聽叢偉老哥說,你學畫畫很多年了,是畫道高手,有時間指點指點我啊。”
江天鵬回的很快:“你聽他瞎說,我就是自己畫著玩的,你學的是哪種畫啊?”
“我才接觸,正在自學素描……”
聊了一會,他直接提起想找老師學畫畫的事。
江天鵬很熱情,道:“我姐夫很多學生都是搞繪畫培訓的,我當年一開始就是跟他一個學生學的水墨畫,我幫你問問吧。”
李石連忙表示感謝。
他這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一個真正有水平的好老師,並沒有想象著那麼容易找到,有時候甚至不是花錢就行的。
各行各業都充斥著大量的“水貨”和“騙子”,李石不但繼續讓助理張慧靜去找,還找江天鵬幫忙介紹,這就是廣撒網。
另外,他先自學,也是提高自己的專業辨彆能力。
事關學習,他總是希望做的更充分一些。